日本為了實現木材出口能在中國占有一席之地,日本開始進行財政支持尋找解決方法,2003年向主要負責林業的林野廳撥款8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3萬元),專門用于2003年到2005年“木材出口可行性調查項目”,進行實地調研,以掌握中國的市場需求。2004年開始,日本從中央到地方成立各種機構,來推動和解決木材出口工作。比如,中央層面的農林水產品和視頻出口促進總部、木材出口振興協會,自民黨內部成立了促進農林水產品出口都道府縣協議會及木材分會,林野廳成立了木材出口戰略研討會。
2006年又加大向日本木材綜合情報中心撥款,撥款3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37萬元),用于實施2006年到2010年的“擴大木材國外銷路援助項目”,開始進行實施實際的出口策略,對木材進行補貼,來打通銷路。日方積極與中方有關部門進行交流合作,還在上海舉辦了木材與木結構建筑高層論壇。但都是收效甚微。
終于在2017年迎來轉機,中國為了保護環境,“既要金山銀山,也要青山綠水”,中國開始了更加嚴格的環保標準,嚴格禁止對天然林濫砍濫伐,而中國經濟依舊保持飛速發展,對進口木材的需求開始暴增,從2017年的7000多萬立方米暴增到2018年的11000多萬立方米。
日本迅速抓住這個契機,對日本森林資源大刀闊斧的改革,2017年5月20日,日本國會批準了“關于合法采伐木材等流通和利用促進法”,把可以采伐的林區和非采伐林區分開管理,明確可采伐的木材,簡化了木材采伐出口流程,讓木材更便于出口。
日本又進一步與中方溝通,促使中方于2017年修訂《木結構設計規范》,原本日本的杉木和柏木都不能用作木制建筑的大梁和柱子,修訂后,自2017年8月起將允許日本產杉木作為木結構建筑物的結構木材使用。
2017年,日本對中國出口木材迅速增長到70萬立方米,到2018年更是接近了100萬立方米。
讓人驚嘆時間會改變一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