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林業對剛果的經濟貢獻顯著,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以上,穩坐僅次于石油行業的第二大經濟支柱“交椅”。
隨著2024年,剛果傳來暫停原木出口禁令,并重新引入配額制度的消息大量積壓的原木庫存得以釋放。數據顯示,這一年,剛果木材產量攀升至175萬立方米,其中原木占比高達75%。
在此背景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剛果出口至中國的原木總量達到40萬立方米,占其對我國木材出口總量近86%的份額。在出口原木的品種方面,奧古曼原木以及其他熱帶木原木占比最多,分別達到55%和44%。
然而,從價格層面來看,剛果對中國的原木出口均價并未如預期般全面上漲。盡管3月和5月的價格較2023年同期分別增長了5%和13%,但其余月份均呈現出下滑態勢。
特別是在6月,出口至中國的剛果原木均價驟降了26%,這一變化直接推動了出口量的近6倍增長。而在12月,盡管出口均價同比下降了13%,但出口量卻達到了全年的峰值,同比增長超過3倍,呈現出量增價跌的市場格局。
盡管數據看似呈現出剛果原木出口的“繁榮”景象,但背后隱憂不容忽視。一方面,盡管季節性降雨已然停歇,北部生產恢復正常節奏,但受亞洲和歐洲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整體產量依舊難有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春節假期前后,中國買家的訂單量大幅減少,這使得剛果的木材加工廠不得不尋求新的市場出路。
除了市場需求端的挑戰,剛果木材加工業內部也面臨諸多困境。燃料短缺問題頻發,城市地區電力供應捉襟見肘,嚴重制約了企業生產的正常運轉,給行業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