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底,非洲中西部木材行業正面臨一系列復雜挑戰。其中,喀麥隆監管趨嚴、關鍵港口基礎設施瓶頸、持續降雨以及國際需求低迷,共同塑造了當前的市場環境。
非洲木材商普遍反饋,中國市場目前對非洲硬木的需求仍然很低,僅限于對小斑馬木、部分獲準出口的紅木以及極少量的奧古曼木材簽訂了少量的采購合同。
由于中國市場的木材庫存充盈,這一現狀進一步抑制了對非洲木材的進口需求。據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1月,中國自非洲進口的木材總量僅為17.4萬立方米,與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這一數字也創下了2024年以來非洲木材進口的最低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來,非洲木材的進口單價一直維持在低于2023年同期的水平。盡管11月的進口平均單價降幅有所收窄,但仍比2023年同期下降了1%。
從進口結構來看,非洲原木和鋸材的表現呈現兩極分化。數據顯示,具體而言,11月非洲原木的進口量大幅下滑至9.63萬立方米,與2023年同期相比減少了44%,平均進口單價也下降了8%。
相比之下,非洲鋸材的進口量則實現了顯著增長,11月的進口量高達7.7萬立方米,同比增長了58%,但其平均進口單價也下降了12%。
從11月對中國木材出口排名前十的非洲國家來看,加蓬、南非和剛果共和國是主要的出口國。
其中,加蓬的出口量最大,達到4.62萬立方米,同比增長48%。喀麥隆、莫桑比克、赤道幾內亞和中非等國家的出口量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別是喀麥隆和赤道幾內亞,其出口量分別下降了47%和64%。
此前,非洲地區持續的每日短時降雨給木材的采伐和運輸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在行業本可通過穩定的作業條件來抵御市場需求低迷和更嚴格的監管環境所帶來的沖擊時,這些不利的天氣條件又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12月通常是加蓬和剛果進入干燥季節的開始,而喀麥隆則將迎來更為漫長的旱季。面對這一系列挑戰,非洲的木材供應商們寄希望于農歷春節假期后中國市場需求能夠有所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