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獨家獲悉,南京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李新華團隊近日在南京紫金山南麓的落葉闊葉林下,發現一處自然生長的南方紅豆杉種群。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城市森林中天然更新的最大南方紅豆杉種群,也是江蘇首次發現的南方紅豆杉天然種群。
南方紅豆杉是裸子植物常綠喬木樹種,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也是具有重要藥用和觀賞價值的珍稀樹種。李新華介紹,這片自然生長的南方紅豆杉種群共有975株樹木,范圍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450米。其中,樹干基部直徑大于1厘米的樹木有740株,最大胸徑為17.8厘米,最大樹高為10.9米。
1977年出版的《江蘇植物志》上冊及2015年修訂出版的《江蘇植物志》第一卷均記載江蘇省僅有栽培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雌雄異株,種子萌發率低、種群更新能力差等是造成其瀕危的主要內部原因,主要分布于我國黃河以南廣大地區,長江流域是南方紅豆杉分布的中心,但江蘇省無南方紅豆杉野生種群分布記錄。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南京中山植物園從江西廬山引種了一些南方紅豆杉小樹及實生苗,栽植于該園松柏園。直到上世紀90年代,這批南方紅豆杉已長成11株親本種群,成為了南方紅豆杉天然更新種群的最初種子來源。
李新華團隊通過調查發現,紫金山中的紅嘴藍鵲、灰喜鵲、白頭鵯、山斑鳩等食果鳥類,在秋冬季節頻繁取食南方紅豆杉種子,并將其種子傳播至山坡林下不同生境中,其中部分種子發芽、生長為實生苗及小樹。經過70多年的遷地保育,在南京中山植物園西側及北側的紫金山落葉闊葉林下,形成了我國城市環境中已知天然更新的最大南方紅豆杉種群。
南京紫金山南麓天然更新南方紅豆杉種群的發現,尤其該種群中存在的較大雌樹,說明南方紅豆杉種群已經在紫金山成功定居下來,并有機融入紫金山森林生態系統。這種情況得益于南方紅豆杉與森林鳥類之間形成的互益生態關系,也受惠于紫金山森林中多樣化且相對穩定的生境條件。南方紅豆杉天然更新種群的發現,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尤其是珍稀瀕危樹種遷地保護的成功案例,也是江蘇生態文明建設的靚麗生態名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