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糖錳“黑白”產業穩居全國老大地位,后起之秀銅業已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食品制造加工業和高端家居產業則從2020年開始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成為崇左工業穩增長的重要支撐。
崇左工業產業正逐漸擺脫結構單一的發展困境,呈現出“四輪驅動”的發展態勢。
對于地級崇左市來說,攻破工業產業結構單一和低端發展水平的課題實屬不易。這與崇左市委、市政府采取的強化招商引資,加大支持扶持,積極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補齊產業鏈,加快構建產業集群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分不開。
近年來,為鞏固制糖業和錳業兩大傳統產業,崇左圍繞瓶頸、短板問題,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攻堅錳系新能源正極材料、健康功能糖、稀土新材料、高品質碳酸鈣、無醛膠水等重要產業關鍵技術,補鏈條,強產業。
鞏固以資源為最 大優勢的傳統產業——糖錳“黑白”產業,全國首 位的地位屹立不倒。
自2003年地級崇左市設立以來,崇左甘蔗產量和糖產量已連續18個榨季居廣西和全國首位,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18.7%。經多年培育和打造,已有多個產品榮獲全國蔗糖產品質量優秀獎、中國名牌產品等全國性品牌認定,全市共有15個蔗糖產品獲得省部級以上品牌。其中,崇左市東門南華“木棉花”、扶南東亞“山蜜”、崇左東亞“壺城”、馱盧東亞“左江”四個品牌,榮膺“全國糖業20個中國名牌”。發展到今天,崇左已擁有規模以上制糖企業15家,日榨能力達20.9萬噸原料蔗,2021制糖業產值占崇左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6.4%。南華和東亞兩家糖業集團如今已成長為全國**的制糖企業集團,其中東門南華在全國單廠產糖規模上名列**。
錳業則已由原來生產原礦為主,發展擁有14家規模以上加工企業,形成多條產業鏈,錳產品種類在業內最為齊全的優勢傳統產業。生產有電解金屬錳、電解二氧化錳、硅錳合金等多種產品,總生產能力達到93.5萬噸。深加工產品可圈可點,電解金屬錳占全球比重11.5%,居第2位;電解二氧化錳產能占全球比重6.1%,居第3位;錳鋁合金、氮化錳、高純金屬錳粉、四氧化三錳、高純硫酸錳、錳酸鋰、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等錳深加工產品產能還在不斷擴大。其中,錳酸鋰產量市場占有率11%,居全國第1位,處行業市場領先地位。目前,崇左還在積極推動錳產品向高端化、精品化發展,大力推進錳基新能源產業鏈的發展。
近年來,崇左利用資源和區位優勢,重點培育銅業和食品制造加工業,兩大產業已然成為崇左工業穩增長的重要支撐。
食品制造加工業不負眾望快速發展,2021年,完成產值74.86億元,同比增長17.1%,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0%。目前,崇左食品加工企業已超40家。其中,安琪酵母(崇左)有限公司、鹽津鋪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廣西湘桂酵母科技有限公司、廣西達利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已成這一行業的佼佼者,領航崇左食品制造加工業走向更深發展。今麥郎飲品(扶綏)有限公司飲料生產項目、中泰產業園捷康三氯蔗糖全產業鏈項目、廣西宇峰食品有限公司宇峰龍州十五億產值規模健康產業制造項目以及江州區肉類食品精深加工產業園項目等正在推進的重點項目,將為該行業的縱深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經過多年培育,銅業已成為崇左工業的后起之秀,形成聚集效應。2021年,崇左銅業完成產值188.55億元,同比增長60.5%,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7.6個百分點。廣西南國銅業有限責任公司一期年產30萬噸陰極銅項目于2019年4月10日正式投料生產,2021年實現產值185.12億元,二期年產40萬噸陰極銅項目計劃2022年底竣工投產,三期年產30萬噸陰極銅項目計劃2024年前建成投產,項目建成投產后陰極銅產能將達到100萬噸/年,規模居全國第3位。新引入的瑞業電纜、潤雄電纜、雙美電纜、萬祥電纜等銅精深加工項目已經實現上規入統。
在新培育的工業產業中,高端家居產業和新型建材產業發展的速度和產生的集聚效應、動能最引人關注。崇左以建設打造廣西崇左·龍贊東盟國際林業循環經濟產業園、廣西山圩產業園林產加工區、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林產加工區“三大園區”為平臺,加快推進中泰產業園樂林年產60萬立方米高密度纖維板項目、書香門地中國木業生態城項目、廣西林業集團有限公司高端膠合板生產項目、憑祥—寧明貿易加工區祥盛木業年產30萬立方米超強刨花板項目,廣西山圩產業園名筑家居生態家具、業成集團扶綏木業生產基地項目等一批家居重點項目建設。實現了廣西德科30萬立方米定向結構刨花板項目、崇左歐卡羅整體櫥柜一期竣工投產,廣西山圩產業園2021年產值達106億元。
目前,已培育起木單板、鋸材、集成材、人造板、木門、木地板、家具智能制造等多個行業。截至2021年,全市高端家居產業企業達130家,實現產值151.46億元,人造板產量567.26萬立方米,成品家具超10萬套,從業人員已有2萬多人。新型建材產業規模以上企業有近50家,2021年貢獻產值102.07億元,占全市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0.9%。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