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西蘭初級產業部、新西蘭先驅報及其他媒體2020年6-8月報道,2020年6月22日,新西蘭議會通過了《氣候變化響應修訂法案》(又稱《排放交易改革修訂法案》)?;诖朔煽蚣?,新西蘭政府將對碳排放交易計劃(ETS)進行改革,旨在促進種植100萬棵樹木計劃,進而完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為此,新西蘭針對1989年后營造的森林采取平均核算方法,對碳排放交易的最高價和最低價進行管控,為參與計劃的企業提供更多保障。同時,通過碳排放交易計劃創建新的永久性森林,不再要求1989后營建的森林因為森林面積的暫時性損失(因林火或風暴引起)而減少碳排放單位,并允許參與1989年后林業碳排放交易計劃的企業通過在其他地方種植林木來抵銷其在減少毀林方面應承擔的責任。此外,政府鼓勵將農業用地轉化為林地,種植更多樹木,實現減排目標。但這引發了新西蘭農民及相關協會的極大不滿。
新西蘭牛羊肉協會表示,為了促使景觀多樣化,協會支持在農用地上種植林木,保護和恢復自然植被。但是,在改革后碳排放計劃的相關政策會激勵碳排放者種植大量林木以抵銷其碳排放量,并且為了獲得更多種植面積,將會在農牧場上種植林木。而且,糟糕的是政府并沒有對ETS的森林碳排放補償量進行限制,也沒有限制可以用于林木種植以獲取可出售碳信用的土地面積。其結果是土地所有者為將獲取碳補償資金,寧愿將整片牧場都轉化為林地。這對農村社區而言,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影響,使得牧場主和農村社區成為其他行業減排的犧牲品。根據政府的測算,如果沒有土地面積和碳排放補償量的限制,在未來15年間,牛羊牧場將會減少20%,人工林面積同期將增加25%~30%。
協會還指出,農場主們實際上已采取減排措施,例如保護和恢復農牧場中自然棲息地,并已取得實效。自1990年代以來,農牧業已保護了280萬hm2天然棲息地,僅次于天然林面積,同時減少了30%的排放量。而且將具有高生產力的農牧業用地變為碳匯人工林將會減少生物多樣性,對土地和淡水具有潛在的負面影響,同時也會減少就業和出口。并且,允許碳排放者通過種植林木來抵銷碳排放,意味著他們沒有動力去真正減少排放。
新西蘭一位名叫麥克·科蘭斯通的牧場主批評政府的碳信用政策太過于理想化,缺乏全局性。他曾在3年前在其經營的農牧場中最貧瘠的土地上種植了松樹,另外,在1 500 hm2高生產力土地上從事更高價值的農牧生產。這種方法非常好地實現了各類土地的價值,使得低生產力的土地也能通過種植林木獲得額外收入,同時還不影響其他高生產力土地的價值實現。他表示,允許海外基金經理們利用新西蘭高生產力土地來種植碳匯林是不科學的。政府應思考如果制定激勵政策,鼓勵農牧業主利用邊緣性土地種植樹木。
霍克灣地區市政局對此表示,雖然有計劃配合新西蘭林業局到2028年實現種植100萬棵樹的目標,但這并不意味著要用犧牲農業來建設林業的做法,而是在不適合農牧業生產或在農牧業產值不及林業產值高的地區種植林木。市政局正委托相關機構開展適地適樹計劃的研究工作,一方面了解農牧場主對在農用地上種植林木的態度和看法,另一方面評估哪些地區適宜開展林木種植,改善易侵蝕土地的狀況。
2020年是新西蘭的選舉年,各政黨的選舉活動使得碳匯政策引發的農林之爭愈演愈烈。新西蘭農場林協會外聯發言人格拉漢姆·威斯特表示,目前新西蘭正處在疫情后經濟恢復階段,農牧場主是經濟恢復的重要力量。但也要看到,農牧業正面臨氣候變化、淡水調節和造林等方面的挑戰。事實上,長期以來在市場需求和科學方法的引導下,農牧場和林地的面積在不斷變化。目前,雖有1.6萬~3.5萬hm2的牧場被改變為林地,但是在2002-2008年有25.8萬hm2的人工林被改變成為牧場。同時,還應看到,森林逐漸從地勢平坦的地區轉移到更為偏遠陡峭的山區。新西蘭目前有1 250萬hm2農牧場,然而每年用于造林的牧場面積僅占其中的0.3%。這根本不能改變現有景觀,影響食品生產。因此,不宜過分強調農牧業與林業的對立性,因為兩個行業的對立不利于找出切實有效且符合雙方利益的解決方案。同時,也要看出,各方充分表達觀點有利于創新發展。因此,建議兩個行業拋開情緒對立,充分表達觀點,求同存異。他也指出,林業需要采用更好的方法來減少碳排放。例如,應采用輻射松和鄉土樹種營造混交林,以滿足不同需要,同時采用低影響經營方法,選擇性地采伐高價值材種。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