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森林論壇(UNFF)網站2020年6月15日消息:在所有國家采取措施減緩新冠疫情的深遠影響時,聯合國呼吁將森林可持續行動作為疫情后經濟恢復政策及項目的重要內容。為此,UNFF當日發布了題為《森林——新冠疫情后綠色恢復的核心內容》的政策簡報。
簡報指出,大約40%的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在森林和撒哈拉地區。對于這些社區而言,森林是食品、燃料、收入、生計和福祉的重要來源。據估計,在2020年,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可能使3 43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千百萬人將因此面臨經濟困頓及食物安全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將不得不依賴森林獲取基本生活資料。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指出,林業是一個勞動力密集性行業,其投資資本相對低,在過去提供了大量就業。一些國家承諾,將通過造林、再造林和發展混農林業提供新的就業崗位,解決因疫情造成的大量失業問題。因此,可持續森林經營能幫助上百萬人擺脫貧困,為建立靈活性的經濟和社會奠定基礎,以抵御未來的疫情、氣候變化及其他全球挑戰。
如果毀林和森林退化仍得不到有效遏制,類似此次疫情的人畜共患疾病在未來將會增加。而健康、良好經營的森林卻能提供一種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以減少貧困、促進健康和推進經濟恢復,同時能長期解決缺水、氣候變化及能源與食物安全等問題。
基于此,簡報針對各國及國際社會的疫情后經濟恢復工作,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議:
1.推動實施《2030年聯合國森林戰略計劃》,實現全球森林目標,促進各方積極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
2.制定疫情后經濟恢復計劃,提高依賴森林而生的民眾、原住民及當地社區的生計及應對風險能力。促進各方通過經濟恢復刺激一攬子計劃,加大對造林、再造林、保護、流域保護、混農林及城市林業的投入,提高林業就業,進而停止毀林、防止森林退化及提高森林面積。
3.加強森林執法和施政,特別是要加強各國林業主管部門力量,使其能采取有效措施打擊野生動植物的非法采獲及其貿易。
4.研究分析疫情對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進展的影響,及時統計匯總森林狀況的官方統計數據,進行適當分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