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馬來西亞媒體《婆羅洲郵報》The Borneo Post 近日發自砂拉越州(Sarawak)首府古晉(Kuching)的報道,砂拉越州木材行業發展局(Sarawak Timber Industr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STIDC)總經理哈希姆·博杰(Hashim Bojet)當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一月至三月),砂拉越木材出口價值為11億令吉(2.53億美元),相對2019年同期的13億令吉(3.12億美元)萎縮了11%。“主要因素有兩個,一個是當前全世界肺炎流行病(Covid-19 pandemic)導致的經濟問題;另一個則是市場需求轉向更高價值的木制品。”哈西姆講到。
膠合板(plywood)仍是砂拉越州最主要的木制品出口類別。在2020年前三個月,該州膠合板出口總價值為6.45億令吉,而在2019年同期,這個數字為7.13億令吉,下降幅度為9.5%。第一季度砂州原木(logs)出口為1.43億令吉,鋸木(sawn timber)出口為1.28億令吉,纖維板(fiber boards)出口為7300萬令吉,木片(wood chips)出口為6100萬令吉。
日本(Japan)仍保持砂拉越最大木制品出口目的地國地位,今年(2020年)第一季度,出口到該國的木制品總計價值5.65億令吉,但相對去年(2019年)第一季度的6.61億令吉,出現了14%的下跌。日本同時亦為砂州最大膠合板需求方,本季度(2020年一月至三月)該類產品向日本出口價值為4.33億令吉。印度(India)是最大原木需求國,中東(Middle East)則是最大鋸木需求地區。
本季度(2020年一月至三月)出口中東地區的砂州木制品價值達到1.55億令吉,去年同期為1.11億令吉。出口印度的木制品價值為8500萬令吉,去年同期則為1.04億令吉。出口臺灣地區(Taiwan)木制品價值為7200萬令吉,去年同期為7000萬令吉。出口韓國(South Korea)木制品價值為5800萬令吉,去年同期為6900萬令吉。
在今年(2020年)二月,砂拉越州木材行業發展局(STIDC)總經理哈希姆·博杰于古晉(Kuching)指出,在2021年至2025年的第十二大馬計劃(12th Malaysia Plan,12MP)中的29個基礎設施和研究項目工程可以為本地木材行業注入17億令吉的資金。這些包括了在林木和竹材種植以及高附加值木質產品的研究領域、造船工業和位于丹戎瑪尼開發區(Tanjung Manis Economic Growth Area,T-MEGA)的基礎設施建設。哈西姆同時提到,由于砂拉越原木蓄積量的下降,2019年該州木材初級制品產值和出口相對2018年下降幅度高達20%,在向日本的膠合板出口方面,與鄰國印度尼西亞(Indonesia)的競爭已顯頹勢。
哈西姆建議當局減少特許使用費(royalty rate)和木材溢出價(timber premium),以便增加下游企業的木材配額(timber quota)。其他激勵措施還包括了減少對外籍工人的征稅。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