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廣東召開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攻堅沖刺工作視頻會議,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工作全面進入攻堅階段。目前,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的16項創建指標已有13項達到或超過目標值,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已基本成型,力爭今年如期基本建成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群。
2008年,廣州市率先建成首個國家森林城市,拉開了珠三角的森林城市建設序幕。隨后,惠州、東莞、珠海、肇慶、佛山、江門等市先后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2018年,深圳、中山兩市成功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至此珠三角9市實現了“國家森林城市”全覆蓋。
多年來,珠三角地區實行全域一體化生態修復和生態建設,推進十大重點工程。截至2019年底,珠三角地區新建森林公園127個、帶狀公園607公頃、街心公園435個、濕地公園77處。新建自然教育基地20個、自然生態文化教育場所580個,建設區域標志性生態文化科普場館7處。珠三角地區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4.3%,初步形成全民參與的生態文化傳播體系。
廣東各地計劃啟動實施一系列聯通彼此的生態工程,依托生態廊道,拓展生態旅游空間,結合森林文化、歷史文化打造精品生態旅游線路。繼續加大力度推進公園綠地建設,提升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抓緊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沿海防護林、生態旅游康養基地、九大科普場館建設等工程。 (林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