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時報訊 記者鐘南清 通訊員袁梓賢報道 江西省氣象局持續監測數據顯示,2000-2018年,全省植被生態質量持續改善,其中2018年植被生產力為2000年以來最好。全省植被覆蓋度累計提高18.4個百分點,植被凈初級生產力(NPP)提高14.7%。
2000年以來,江西除城市中心區和開發區外,其他地區植被覆蓋度、植被質量持續提高,其中贛東、贛南植被覆蓋度和質量提高最為顯著。全省11個設區市的植被生態質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吉安、贛州、撫州三市植被改善程度位居前三位。
較2000年相比,2018年,江西省植被覆蓋度提高約18.4個百分點,變大趨勢率部分地區達0.4-0.6(%年)。2018年,全省大部地區年最大歸一化植被覆蓋指數(NDVI)在0.65-0.75之間,植被質量良好。其中,九嶺山、羅霄山、于山、武夷山、懷玉山等自然保護區年最大NDVI大于0.85,比全省平均高出約0.12,因為其植被基礎條件好、生物多樣性高,同時也表明,政府對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措施與成效十分顯著。
2018年,江西省植被凈初級生產力(NPP)指數比2000年明顯提高。植被吸收的凈二氧化碳量明顯增多,全省植被生產力明顯提升,平均每年增加6.8克碳/平方米。2018年,全省植被凈初級生產力(NPP)指數為2000年以來最高,比2000年提高了約14.7%。這與江西近年來著力提高森林質量,實施數量與質量并重、質量優先的措施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