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尚文博
2016年綠化全川行動實施以來,四川連續3年營造林面積突破1000萬畝。結合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四川省編制了《高質量綠化全川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計劃2019-2021年完成營造林2500萬畝。從數量到質量,美麗四川的生態本底在不斷加固。
《高質量綠化全川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確定,四川將推進重點區域造林綠化和森林(竹林)質量精準提升,指導各地推進人口集聚區、經濟集中區、高鐵和高速公路等重要節點綠化、美化。加強長江廊道退化林修復、災區生態恢復,以及城市周邊山體綠化和生態保護修復。
2018年,四川新增省直機關工委、人社廳作為省綠委成員單位。全省以“我為增綠減霾植棵樹”為主題,開展了大規模綠化全川春季行動、秋冬行動。今年3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啟動省直機關、高校、企業、金融機構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包山頭”植樹履責活動,計劃用3年時間在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履責植樹兩萬畝,助力公園建設,示范帶動社會各界參與國土綠化。各地認真落實《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管理辦法》,深入推進“互聯網+義務植樹”,不斷完善義務植樹網絡平臺。今年,187個省直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近15萬人,通過捐資代勞、植樹勞動等形式,義務植樹近6000畝。
根據《四川省森林城市群發展規劃(2017-2020年)》,全省持續開展森林城市、綠化模范縣、森林小鎮等創建。內江、資陽、丹棱、朝天等市(縣)積極開展綠化模范創建活動,助推成都平原森林城市群率先突破。各地開展鄉村綠化和古樹名木保護,調研形成《鄉村綠化模式與推進機制研究報告》。全面完成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啟動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立法程序。制定了《四川省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并新增10個省級森林經營樣板基地。2019年,樣板基地投入建設資金1600萬元,補助標準為每畝800元。
為發揮國土綠化的多重效益,四川科學分析森林經營碳匯潛力,研究制訂林業碳匯發展規劃,先后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社會組織參與林業碳匯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出臺支持林業碳匯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研究林業碳匯項目支持政策。在平武、黑水、溫江、納溪等地開發森林經營碳匯項目和林業碳匯造林項目(CCER),規模328萬畝。啟動森林碳匯扶貧示范工程,重點在涼山、巴中、廣元等地做好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儲備和推介實施。針對旱區生態治理,按每畝4000元標準,2019年落實省級財政資金7500萬元。
近3年,四川累計完成營造林3490萬畝,完成義務植樹1.3億株,治理巖溶面積400平方公里,完成干旱河谷生態治理1.8萬畝。目前,全省森林面積2.83億畝,森林覆蓋率38.83%,森林生態服務價值達到1.59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