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森林經濟學與政策領域的副教授Rajan Parajuli指出,當選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實施25%的關稅威脅,此舉或對美國木材供應鏈帶來深遠影響。
加拿大作為全球領先的軟木木材生產國,2023年向美國出口了高達2810萬立方米的軟木木材,這些木材廣泛應用于美國的住宅與商業建筑領域。特朗普的關稅提案意味著,美國企業需對自加拿大進口的軟木木材額外支付25%的稅費。對此,Parajuli教授表示,為抵消更高的進口成本,國內木材價格或將隨之攀升。
加拿大軟木木材價格的上漲,無疑會對美國住房市場造成沖擊,進而推高建筑材料的整體成本。Parajuli教授進一步指出,關稅措施通常會導致國內木材價格上漲,最終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若國內木材價格上揚,美國生產商或能從中受益,但在建筑材料需求保持穩定的情況下,消費者將不得不承擔額外的經濟壓力。
為了更直觀地說明關稅對供應鏈的影響,Parajuli教授引用了2006年至2015年間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軟木木材協議作為歷史案例。該協議允許加拿大各省對美國企業購買的軟木木材征收出口稅。在此期間,美國木材生產商獲得了約16億美元的額外收益,但美國消費者卻因從加拿大進口的軟木木材減少7.78%而蒙受了約23億美元的損失。
特朗普的關稅提案同樣可能導致美國減少從加拿大的軟木木材進口,迫使相關企業轉向德國、瑞典等替代供應國。然而,這些國家并不具備完全取代加拿大供應的能力。數據顯示,2023年德國和瑞典對美國的軟木木材出口總量僅為349萬立方米,遠低于加拿大的2810萬立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每年高達30%的軟木木材供應依賴于加拿大。同時,由于勞動力短缺和鋸木廠關閉(如Interfor在美國南部的工廠)等問題,美國自身的木材生產能力也無法滿足全部需求。
鑒于市場波動和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Parajuli教授建議美國應加大對林業部門技術進步的投入,推動可持續的市場實踐,以穩定其木材供應鏈。
此前,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已發布報告稱,特朗普提出的更高關稅可能對更廣泛的木制品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導致關鍵貿易商品的進口稅上升。根據PIIE的分析,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高達60%的關稅,對加拿大、墨西哥等美墨加協定伙伴征收25%的關稅,以及對其他國家征收10%的關稅,可能會對美國2023年價值500億美元的貿易產生重大影響。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