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牟景君報道 黑龍江林業產業近年發展迅速。2011-2013年,全省推進重點林業產業項目102個,完成投資142.98億元。2010年,全省林業總產值為766億元,在項目建設的大力拉動下,2013年突破1400億元,3年翻了近一番。
2011年,黑龍江林業產業正式納入省委、省政府十大重點產業項目,3年來推進省重點林業產業項目102個,完成投資142.98億元,占新中國成立以來林業產業項目投資總額的80%。全省重點推進了木材加工、造紙、森林食品、北藥、特色養殖、種苗花卉、森林旅游等七大林業支柱產業建設。新上包括造紙、食用菌、家具、制藥、森林食品等項目87個,其中65個已建成投產,每年新增產值80多億元、增加利稅8億元。哈爾濱、牡丹江、伊春、大興安嶺圍繞產業基地中心建設,新建紅松籽、大榛子、藍莓、樹莓等特色經濟林基地300萬畝、優質北方特色藥材基地230萬畝、花卉苗木基地80萬畝,產業基地規模不斷壯大。
2013年,全省林業產業克服全球木材加工業整體下滑、造紙行業不景氣、木材進口受限等不利因素,累計進口木材533萬立方米;人造板產量完成1050萬立方米,地板產量達620萬平方米,分別同比增長10.7%和15.2%。黑木耳、山野菜、堅果、漿果等森林綠色有機食品由2012年的33萬噸,增加到2013年的60多萬噸,同比增長81%;北藥等特色經濟林產品產量達200萬噸,同比增長18%。林業產業結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比重由2012年的38.2∶46.8∶15調整為2013年的36∶54∶10。
目前,全省規模以上林業企業有400多家,林業特色園區39個,林業專業合作社146個,依托林業產業就業人員已達200多萬人。其中,林果、林藥規模以上企業127家,年加工量1.8萬噸,年產值近20億元,帶動就業15萬人;黑木耳產業初步形成了以東寧綏陽、尚志葦河為龍頭的兩大林菌產業園區,產量約占全國60%以上,年交易額達30億元,帶動就業100余萬人;猴頭菇、松茸、榛蘑等產量約占全國80%以上;經濟林種植面積達220萬畝,年產量15.8萬噸,紅松籽、榛子、核桃等堅果產量約9400噸,藍莓、沙棘等漿果產量3450多噸。全省現有重點野生動物飼養場500多處,年可實現產值25.5億元,帶動相關就業25萬人。全省森林公園總數達107個,全年森林公園旅游人數1100多萬人次,實現社會總產值200多億元,同比增長10%以上。
黑龍江正在制定全省《林業產業總體規劃》,預計到2020年全省林業總產值將突破4000億元,增加值突破1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