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3年東北俄羅斯材市場形勢可謂舉步維艱。市場需求萎靡不振、庫存增加、利潤下滑長期困擾著木材商家。記者調查了解,在國內各個市場,不管是南方東莞、廣州等地,或是華東上海地區,還是華北的北京、天津等地區,對東北俄羅斯材的需求量均處于不斷下滑當中。有商家反映,2013年上半年,國內多個木材市場東北俄羅斯材的銷售量較去年同期下滑超過20%,個別甚至超到30%以上。如此低迷的市場走勢,對各個市 場經銷商進購新貨的積極性造成了消極的影響。在中游地區需求疲弱的情況下,上游綏芬河、滿洲里等口岸以及東北各個林區的木材銷售量也因此持續處于僵硬的格局當中。業內人士反映,去年同期綏芬河每天大約有6-7個火車皮的出貨量,但目前每天基本只能維持2-3個火車皮的出貨量,市場需求下跌得相當慘烈。
市場需求量的不斷萎縮使得經銷商對東北俄羅斯材市場整體看空。有商家向記者反映,一個門市一年起碼得銷售兩千個立方米以上的木材,所賺取的利潤才能維持企業最基本的日常開銷。但從近兩年的市場銷售形勢來看,要完成任務難上加難。在此情況下,經銷商為了避免持續虧損,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發展, 只能轉而經營其他地區材種。
記者在走訪的過程中了解到,由于歐美地區經濟復蘇緩慢,對家具等木制品的需求遲遲不見增長,再加上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家具出口企業成本相應提高,家具出口競爭力不斷下降,國外訂單明顯減少,導致國內家具等木制品出口疲憊不堪,木材市場因此難以有效回暖。此外,一些歐美發達國家為了保護本土企 業,提高就業率,因而故意提高木制家具的進口門檻,導致國內木制家具出口受阻。據商家反映,這些國家專門針對中國的產品出臺了相關的限制措施,導致了國內大量的木制品家具出口受阻。無奈,國內商家只能將木制產品先出口到發到地區的周邊國家,再從周邊國家出口到目的地。但是這樣一來,出口的木制品就必須繳納 雙重關稅費用,而且運輸費用也相應地提高,無形之中增加了生產成本,喪失了原有的價格競爭優勢,銷量自然難以提升。
“東北俄羅斯材家具作為出口的中堅力量,用于出口的占據國內木制家具總產量的70—80%左右,因此一旦出口受阻,對東北木材市場的打擊是相當大的。”業內人士反映指出。
而木制家具在內銷市場上也表現得不盡人意。目前國內市場仍然處在較為強力的樓市調控當中,剛性需求較為有限,大量的東北材家具轉而涌入國內市場,由于市場消化能力有限國內市場嚴重飽和。商家向記者反映,東北木材的顏色整體偏白、材質偏軟,密度偏低,制作出來的家具難以符合國人的審美要求,再 加上國人“崇洋媚外”消費心理的作祟,東北材家具一直受到國內市場的冷落。在這種情況下,下游家具工廠為了減輕庫存壓力不得不被迫減緩甚至停止家具的生產,東北材的銷量因此遭受重創。
價格方面,2012年12月份,樺木長2—4m、厚2.5—5cm、統材報價在2500元/立方米左右,而今年11月份樺木統材的報價已經跌至2200—2300元/立方米,個別質量偏差的更是跌至1800元/立方米以下;椴木長2—4m、厚5—6cm、A級則從2012年10月份的4000元/立方米左右跌至 3000元/立方米左右,市場形勢相當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