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浙江農林大學非洲農林研究院、浙江德清莫干山竹膠板有限公司和加納格外拉地區傳統管理委員會三方,共同在浙江省德清縣簽署了“關于在加納共和國共建竹加工示范企業的合作框架協議”。這項協議的簽署,標志著我國在非洲建設的首家竹產業合作示范工廠正式落戶西非加納共和國。
據介紹,該框架協議旨在通過三方聯合,力爭在技術研究、政策扶持、與當地土著居民合作、中國境外企業綠色發展的研究和示范方面實現優勢互補、相互支持和互利互惠的合作格局,確保示范企業的正常生產和運轉,實現企業贏利,并有效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和部落居民的增收,同時提高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樹立中國在非洲企業負責任和綠色發展形象。據了解,根據這一協議,三方將重點從推動加納竹產業政策制定和改革;提高竹子企業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意識,為企業提供有關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的建議,幫助企業適應當地環境;開展人員培訓和能力建設;開展竹子加工和培育技術的適應性研究,進行項目試點等四個方面開展工作。
我國在非洲建設的首家竹產業合作示范工廠將落戶加納格外拉地區,格外拉地區大酋長阿烏來表示,加納擁有大量未開發的竹子資源,浙江農林大學非洲農林研究院和莫干山竹膠板有限公司在加納設立合作工廠,與加納合作開發竹子資源,不僅可以為加納帶來就業和收入,同時也可以減少對珍貴木材的消耗,以竹代木,保護環境。
據浙江農林大學非洲農林研究院負責人樓一平博士介紹,研究院目前已經聯合莫干山竹膠板有限公司、加納格外拉地區傳統管理委員會,在加納共同完成了合作工廠的選址、設備采購和運輸、竹子資源和市場調研等前期工作,三方還將在前期合作的基礎上,認真總結三方在建立中國境外綠色、社會責任形象良好企業的成功經驗,并逐步形成該項目合作框架,努力保障和推動合作示范工廠的長期良好運作。
浙江農林大學副校長金佩華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竹產業合作示范工廠的建設,將示范中國境外企業由消耗木材等自然資源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轉變,示范中國綠色竹產業在非洲的落地和發展。同時,浙江農林大學非洲農林研究院也將系統總結中國企業在境外發展綠色產業的成功經驗,幫助更多中國企業把先進技術嫁接到非洲,為實現中非合作共贏、非洲經濟社會繁榮發展和環境保護作出貢獻。
近年來,隨著綠色低碳經濟不斷發展,如何打造我國在非負責任企業形象,不僅是我國的國際形象和國家利益所在,也是浙江農林大學非洲農林研究院重點關注研究的問題之一。竹子是速生的森林資源,竹林具有極強的吸收二氧化碳、保持水土的能力,具有較高的環境效益。我國在竹子資源培育、加工技術和竹產品貿易方面在世界首屈一指,2012年實現竹業年產值850億元和年出口創匯18.5億美元。在非洲、亞洲和南美洲一些國家自然生長著大量竹子,卻未得到合理開發利用,竹產業技術由此成為我國對外開展“南南合作”的重要技術平臺。浙江農林大學緊緊抓住機遇,充分發揮在竹加工等方面的科技優勢,攜手國內竹加工企業在加納建立竹加工廠,以期為加速非洲竹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