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材網訊 國家質檢總局于2013年2月啟動了“2014年度質檢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申報工作。針對目前高檔紅木缺乏實物樣品和鑒定方法標準的空白,云南省質檢院積極申報《東南亞商品材材種識別研究與標準建立》專項研究項目,并于日前完成了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該專項研究方案專家評審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立意深刻、新穎,將有效填補我國木材材種識別標準實物化的空白。研究成果將會帶動我國木材識別實物化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
近年來,云南省質檢院密切關注地方經濟發展熱點問題,以規范行業發展、助推地方特色經濟為宗旨,自2010年開始,積極拓展木材及家具材種識別業務,主動服務昆交會,為參展商家和消費者提供義務咨詢服務,對來自中國、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花梨木、酸枝木、香枝木、檀香木、紫檀木等各種名貴硬木進行材種鑒定;充分利用云南作為東南亞木材中轉站和集散地的地理位置優勢,在瑞麗市設立了“云南省質檢院木制品檢測站”,重點開展東南亞名貴硬木及紅木家具材種鑒定;迄今已累計完成木材材種識別任務700余批次,準確率100%,受到社會好評。
2012年該院參加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組織的“東非黑黃檀木材種鑒定”能力驗證,取得滿意結果。
該院在完成人員、設備及相關工作儲備的基礎上,此次向國家質檢總局申報的《東南亞商品材材種識別研究與標準建立》公益項目,將通過對東南亞商品材材種識別特征進行深入研究,建立東南亞商品材材種識別相關標準,同時配備與標準相適應的木材實物標樣和木材切片實物標樣,方便專業和非專業人員進行輔助識別。該項目的研究,將對規范我國實木家具及制品市場(尤其是名貴木材和紅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也將為云南實施“質量興省”戰略,充分發揮云南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作用,把區位和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經濟優勢,將云南硬木實木制品產業打造成又一優勢特色產業起到極大的助推作用。
(責任編輯: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