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美國商務部在2012年10月12日將宣布計劃對中國生產的多層木地板設定最終稅率,初步計劃征收至多83%的反傾銷稅,以及至多27%的反補貼稅。這意味著在近一年的雙反調查中,中國木地板企業的應訴或宣告失敗。
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相關人士向記者坦言,如果裁定結果屬實,不少中國木地板企業可能將無法承受而被迫退出美國市場,這給處于內外交困的中國木地板行業當頭一棒。
對于美國商務部的裁決,業內人士表示“不合常理”。中國林產工業公司總裁助理錢小瑜表示,根據此前美方對我國反傾銷的指控,美方此前調查并沒有發現證據顯示中國木地板企業存在傾銷。至于補貼,林業研究專家張森林指出我國從未對木地板企業有任何補貼,如果有也只是會在上游木材種植環節有少量補貼,而這個在其他國家都是慣例,因此無論是征收反傾銷稅還是反補貼稅都沒有依據。
“估計美國的真正意圖是為了給本國企業一個交代,由于美國木地板企業要求提高中國進口產品關稅的呼聲很大,在經濟不景氣、失業率不斷攀升的環境下,出于對本國經濟的保護,美國政府故意設立了貿易壁壘。”錢小瑜告訴記者。
這次“雙反”調查發起者為美國硬木地板商聯盟,他們認為中國輸美多層實木地板定價過低,遂于2010年10月21日提出申請,要求對中國此類產品進行反補貼和反傾銷合并調查,并建議征收242.2%的反傾銷關稅。2010年12月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初步裁定中國輸美多層木地板對美國產業造成損害。隨后展開近一年的雙反調查,其間中國地板展開積極應訴,并集合國內多家律師事務所收集、送遞相關證據。
最后得到的結果卻是將征收至多83%的反傾銷稅以及至多27%的反補貼稅。這樣的結果讓中國企業很難接受。對今后是否繼續應訴,中國企業也陷入兩難。
此前因為木地板鎖扣專利問題,中國地板企業應訴美國“337調查”,歷時一年半,耗資上千萬,最終裁決卻是中國地板出口企業將不能再向美國出口任何鎖扣地板;對已輸入美國和庫存的產品將依據禁止令銷毀或繳納保證金。加上此次“雙反”調查裁決,中國地板企業應訴積極性顯然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如果不應訴,這意味著中國木地板企業將放棄美國市場。但是應訴的話成本很高。”一家木地板出口企業負責人坦言,“最終肯定還是要應訴,否則企業將面臨退出美國市場的困境。”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地板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高志華表示。
事實上,最不愿看到稅收提高的反而是美國進出口商會,錢小瑜告訴記者,進口美國的木地板企業利潤很少,大頭利潤都被美國本土貿易商獲取。例如,進口價4美元/平方米左右的木地板,到了美國商場就變成了4美元/平方英尺,價格幾乎漲了10倍,即便除去流通等成本,美國貿易商依舊獲利頗豐。
(中國木材網·新聞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