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信息 [普通會員]
- 北京市華夏人合木材公司
- 張玉偉 經(jīng)理
-
- 經(jīng)營模式:銷售商
- 所在地區(qū):北京|北京
產(chǎn)品搜索

產(chǎn)品詳細說明 >>
水曲柳:別名,東北梣,拉丁文名: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小枝對生有四棱;奇數(shù)羽狀復葉,卵狀長圓形小葉7枚-11枚,基部楔形,不對稱,邊緣有鋸齒,下面沿著脈和小葉基部密生黃褐色絨毛,葉軸微有翅;圓錐花序腋生,雌雄異株,夏季開花。[1] 屬木犀科、梣屬植物,漸危種,水曲柳是古老的殘遺植物,分布區(qū)雖較廣,但多為零星散生,是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準)。因砍伐過度,數(shù)量日趨減少,目前大樹已不多見。也因物以稀為貴,其收藏價值高于紅橡木。
水曲柳材質堅韌,紋理美觀,是落葉喬木,可高達30米,是東北、華北地區(qū)的珍貴用材樹種,可制各種家具、樂器、體育器具、車船、機械及特種建筑材料。同時對于研究第三紀植物區(qū)系及第四紀冰川期氣候具有科學意義。
形態(tài)特征
落葉大喬木,高達30米以上,胸徑達2米;樹皮厚,灰褐色,縱裂。冬
水曲柳水曲柳
芽大,圓錐形,黑褐色,芽鱗外側平滑,無毛,在邊緣和內側被褐色曲柔毛。小枝粗壯,黃褐色至灰褐色,四棱形,節(jié)膨大,光滑無毛,散生圓形明顯凸起的小皮孔;葉痕節(jié)狀隆起,半圓形。
羽狀復葉長35厘米-35厘米;葉柄長6厘米-8厘米,近基部膨大,干后變黑褐色;葉軸上面具平坦的闊溝,溝棱有時呈窄翅狀,小葉著生處具關節(jié),節(jié)上簇生黃褐色曲柔毛或禿凈;小葉7枚-11枚,紙質,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長5厘米-20厘米,寬2厘米-5厘米,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至鈍圓,稍歪斜,葉緣具細鋸齒,上面暗綠色,無毛或疏被白色硬毛,下面黃綠色,沿脈被黃色曲柔毛,至少在中脈基部簇生密集的曲柔毛,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脈10對-15對,細脈甚細,在下面明顯網(wǎng)結;小葉近無柄。
圓錐花序生于枝上,先葉開放,長15厘米-20厘米;花序梗與分枝具窄翅狀銳棱;雄花與兩性花異株,均無花冠也無花萼;雄花序緊密,花梗細而短,長3毫米-5毫米,雄蕊2枚,花藥橢圓形,花絲甚短,開花時迅速伸長;兩性花序稍松散,花梗細而長,兩側常著生2枚甚小的雄蕊,子房扁而寬,花柱短,柱頭2裂。
翅果大而扁,長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3厘米-3.5厘米,寬6毫米-9毫米,中部最寬,先端鈍圓、截形或微凹,翅下延至堅果基部,明顯扭曲,脈棱凸起。花期4月,果期8月-9月。
分布情況
分布于朝鮮、日本、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陜西、甘肅、湖北、東北、華北等地,
在中國,水曲柳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黑龍江的大興安嶺東部和小興安嶺、吉林的長白山等地。
對于研究第三紀植物區(qū)系及第四紀冰川期氣候具有科學意義。水曲柳是古老的殘遺植物,分布區(qū)雖然較廣,但多為零星散生,且因砍伐過度,數(shù)量日趨減少,大樹已不多見。分布區(qū)內僅個別地區(qū)建有自然保護區(qū)(如長白山等),多數(shù)地區(qū)尚無具體保護措施。建議有關部門選擇適當?shù)攸c及林份,建立保護點,保護好現(xiàn)存大樹,并采種育苗,擴大造林面積。哈爾濱、長春、沈陽、北京等地已引種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