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套實木家具可以賣到近百萬元;一件實木制品銷往國外可增值10倍以上;種植經濟木材不僅讓村里荒山披上“綠衣”,還讓“村GDP”翻倍增長;以木材為基點,建立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全產業鏈現代林業生產發展新模式……翻開廣西的“經濟發展冊”,木材加工產業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廣西依托優勢氣候與地理環境,大力發展木材加工產業,實現了“一根木”撬動千億產業的巨大經濟價值,譜寫出新時代“不負青山方得‘金山’”的壯美篇章。
廣西香杉木林
荒山“披綠 ”點綠成“金”
木材加工行業內有句話:在中國,每10根香杉木,就有1根來自融安。融安縣是廣西重要的香杉產地,同時也是“國家香杉戰略儲備基地”,是“中國香杉木生態板之都”,也是香杉文化的發源地。
走進融安香杉生態產業核心示范區,便感受到“才高四五尺,勢若干青霄”的詩般意境,眼前的“林海杉源”令人心曠神怡。“香杉木與當地村民關系密切、相互依存,村民靠種植香杉綠化荒山,靠種植香杉脫貧致富。”指著眼前的郁郁蔥蔥,中國木材流通保護協會杉木專業委員會輪值會長葉新忠說,這里以前很荒蕪,群眾也不富裕,現在山綠了人也富了。
“原來村邊的山都是荒的,種了香杉以后山變綠了,收入也高了。”融安大坡鄉崗偉村德江屯村民何家興說,村里很多人都靠著種植香杉致富,告別土坯房,建起了小樓房,村里人都稱這些小樓房為“香杉樓”。
近年來,融安縣始終堅持“生態立縣、特色強縣、創新興縣”的發展理念,以香杉產業為抓手,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香杉苗木培育、香杉工業園區建設、香杉板材生產與研究等,初步形成了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全產業鏈現代林業生產發展新模式。目前,該縣香杉種植面積139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000萬立方米,每年可采伐香杉50萬立方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融安是廣西的重點林業縣,杉木的種植與加工是廣大林農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也是當地經濟的一項支柱產業。一直以來,融安縣始終堅持走香杉產業的發展路子,在產業上精準發力,發揮行業優勢,促進廣大林農增收致富,努力打造百億產業集群,更好地造福百姓。”融安縣委書記、縣長于福堅說。
融安縣香杉公園里的香杉樹
萬木崢嶸 蒸蒸日上
今年,廣西貴港市港南區管理的貴港綠色家居產業示范園區(江南工業園)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稱號,成為廣西6個國家級示范園區之一。
作為木材加工行業較早發展的地區,港南區在木材加工領域提供就業崗位超過30000個,具有穩定的崗位供給能力,由此厚植的技術人才優勢,與持續優化的園區設施,形成人才因產業而興、產業因人才而聚的良性發展格局。2022年,港南人造板材產量1481.7萬立方米,占貴港全市產量的50%,占廣西全區產量22.8%,木業總產值280億元,同比增長19.7%。
走進園區一生產車間,記者看見兩臺橙色機械臂精準抓起一件件打包好的木塊,通過運輸線運送到倉庫里。“從封蠟到墊膜,從包裝到碼垛,最后入庫,全部實現自動化,效率提升50%以上。”該車間技術部負責人王智榮說,在園區工程技術人員幫助下實現自動化生產加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目前,港南區共有以木材加工為主要產業的園區3個,規模以上木業加工企業由2020年的165個增加到現在的280個。另外,配套建設產業工程研究院1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家,其中市級11家,博士工作站1個,引進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在企業設立產學研合作工作站和協同創新中心11個,創新實力持續加強。
如今,廣西林業和高端綠色家居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創下多個全國之“最”,廣西人工林面積、木材產量、人造板產量穩居全國第1位,2022年廣西木材加工業產值超過3200億元,是廣西第四個超2000億元的產業集群。11月23日,第 一屆世界林木業大會首場活動——2023年廣西林業和高端綠色家居產業發展對接會在廣西南寧市舉行,開幕儀式上進行了重點林業產業項目集中簽約,現場簽約項目30個,總投資超480億元,這些項目投資體量大、行業前景好、帶動能力強,將為廣西打造萬億林業產業、促進林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注入新的動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