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廣西桉樹開啟快速發展之途的時候,木材加工也走上了快車道,加工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2013年廣西木材加工和造紙業實現GDP總值1050億元,成為廣西第九個千億元產業,2021年達到3100億元,成為廣西為數不多的“三千億產業”,2022年實現3500億元,增長12.9%,對廣西全區工業增長貢獻最 大。
在廣西的經濟計劃里,萬億林業只是時間問題。但其目標何止于此。
2023年7月,廣西制訂了“萬億林業三年行動方案”,一年強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大突破,目標直指“到2025年林業總產值達到13000億元”!
木材加工和造紙業成為了廣西林業最重要的支柱,而其中貢獻最 大的就是以桉樹木材利用為主的木材加工業。
顯然,廣西“萬億林業”最 大的倚仗就是它——桉樹木材加工!
廣西桉樹產業的發展路徑,是成功的。
第 一棵桉樹落地龍州之后,以庭院觀賞、四旁綠化示人,不溫不火。上世紀80年代通過“中澳技術合作”東門項目,廣西掌握了品種選育、人工栽培等核心技術,2002年廣西出臺了《關于加快我區速生豐產林發展的意見》,桉樹就像開了R的無極劍圣,憑借生長快、成林早、木材多、效益高等過人的實力,殺入速生豐產林的藍海。
憑借著良好的雨勢條件,利用充足的山地資源,廣西創造了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瘋狂速度”,在苗木免費、減半征收育林基金、優先安排采伐指標、造林補貼、造林貸款貼息等政策鼓勵下突飛猛進,以每年200萬畝的增長速度,僅用10年的時間,廣西桉樹面積就從200萬畝擴張到3000萬畝,很快就取代廣東,成為我國桉樹種植第 一省(區)。而后,再用10年的時間,擴張到如今的4550萬畝,超過全國種植面積的一半。
“無規模,不經濟”。
深厚的資源底蘊,吸引著各路資本前來掘金、逐利,桉樹木材用途也從單一的木片出口擴展到制漿造紙、膠合板、中高密度板、地板基材,吸引了金光APP、嘉漢林業、斯道拉恩索等國際林業巨頭先后落戶廣西,太陽紙業、建暉紙業、理文造紙等國內龍頭紛紛搶灘,本土企業也不斷出現,催生了如玉林的異型板材、貴港的單板加工等生產基地,也培育了如高林、豐林、三威、祥盛等品牌,GDP總值蹭蹭蹭地往上走,2022年廣西林業實現GDP總值8800億元,
最 新統計資料顯示,廣西全區共有單板旋切加工廠15000多家、膠合板企業2300多家、纖維板企業21家、刨花板企業23家、異形膠合板企業136家。這些加工企業除了少數以松樹、杉木為原料之外,大多均以桉樹木材為原料。
在眾多加工企業中,規模以上林業企業2700家,產值超1億元企業491家,產值超5億元企業13家,產值超10億元企業8家,數量多,但規模小,龍頭企業少。
在2023年公布的廣西企業百強榜中,僅有廣西林業集團和豐林木業上榜,排名分別在40、78位,營收分別為55.4億元、20.5億元,前一年度排名100位勉強上榜的三威家居,如今已經不在榜單之列。
廣西的桉樹木材以低端加工為主,“三多三少”,即:初、中級產品多,終端產品少;低端產品多,高端產品少;大眾化產品多,知名產品少。包括膠合板、纖維板在內等熱銷產品,定價不高,賣得多、賺得少,仍處在一個通貨的階段。
在木材加工產業鏈中,第 一環節的木材原料生產和初級加工,廣西穩居全國第 一;第二環節的人造板等中間產品,則處于中上水平;第三環節的木地板、木家具、整體家居等終端深加工產品,卻處于落后地位。
過去很多年,廣西桉木加工業一直在往上走,市場銷量干上去了,市場占有率也干上去了,奈何利潤微薄呀,都是賺些辛苦錢!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再加上房地產遭遇寒冬,企業的利潤愈加收緊,面臨著嚴酷的考驗。
看起來勢頭強勁、形勢一片大好,但始終面臨著古老的命題——如何轉型升級,進而提高賺錢能力。
事實上,廣西桉樹一直在謀求產業高端化。
對廣西桉樹來說,在有了前期鋪墊的基礎上,其將逐步推進在高端市場的布局速度。所以,廣西也在積極的往高端拓展,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比如,優化人造板供給結構,支持發展重組木、木塑復合材料、正交膠合木等新型產品,優先發展高端家具、智能家居、全屋定制、木結構建筑以及五金布藝配套產業,延伸高端家具家居產業鏈,重點建設南寧、柳州、貴港、玉林、河池、來賓、崇左等市的高端家具家居產業基地以及欽州進口木材家具加工基地。
所有的措施和辦法,終極的目標就是要賺錢,賺更多的錢。
在市場最火爆的年頭里,產品供不應求,賺錢顯得不是那么困難,但別把風口當能力;在經濟下行的席卷下,行業將迎來更大的洗禮,但轉型升級不是一句口號。
廣西需要做的,就是在變化中找準自己的定位,不斷研發新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打響“廣西桉樹”品牌聲量,最終在內卷的市場一騎絕塵。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