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德國政府最新發布的關于林地的報告,德國的針葉林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主要歸因于干旱、風暴以及入侵害蟲的肆虐。同樣的問題也波及了波蘭、捷克共和國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林地。
在德國哈爾茨地區,干旱與蟲害已導致約九成的云杉種群死亡,這一高度集中的樹種分布使得該地區成為歐洲受災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
今年早些時候,國外媒體公布的一項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歐洲云杉和山毛櫸林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氣候變化與樹皮甲蟲的侵擾,正對這些林木構成雙重威脅,木材供應瓶頸問題因此加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目前僅有3%的森林受到了有效的保護。
回顧歷史,二戰后的德國曾以木材作為賠款的一部分,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德國曾大規模砍伐森林,其中不乏云杉這樣的樹種。為了彌補這一損失,德國林學家在當時種植了大量的云杉,這些樹木因生長迅速且挺拔,成為木材生產和建筑行業的優選。
時至今日,這些由單一樹種構成的森林依然在為德國木材產業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原料,林業也因此占據了德國國內生產總值1%至2%的份額。
然而,這種單一種植的森林模式也存在著顯著的弊端。它們不僅不太適合其他動植物的生存,生物多樣性也明顯低于混合林。如今,氣候變化與樹皮甲蟲的侵擾正在加速推動著這一模式的轉變。德國林學家們開始意識到,必須采取措施來提高森林的多樣性和抗逆性。
在這一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德國商業林和國家公園開始嘗試建設混合林。這些混合林不僅更接近當地的生態系統,而且能夠更有效地抵御害蟲和氣候變暖的侵襲。山毛櫸、橡樹和北美道格拉斯冷杉等本土樹木被視為構建混合林的理想樹種,它們具有更深的根系和更強的抗逆性,能夠在缺水的環境下生存并抵御風暴的侵襲。
德國的這一做法也引起了歐洲其他國家的關注。法國、捷克共和國和比利時等國家也在考慮采取類似的措施來應對氣候變化和害蟲侵擾所帶來的挑戰。歐洲森林組織等機構也在積極呼吁各國加強合作,共同保護歐洲大陸的林地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