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立陶宛海關加強了對木材產品的控制,在與白俄羅斯共和國和加里寧格勒地區的檢查站開展了更徹底的檢查。 Logist.Today 從立陶宛共和國海關新聞處和門戶網站 vz.lt 發布的消息中了解到這一點。
烏克蘭戰爭爆發后,試圖繞過對兩國實施的限制措施,將產自俄羅斯聯邦或白俄羅斯的木材或木制品進口到歐盟關稅區的案例較多。
據立陶宛版報道,這些限制甚至沒有影響到國有企業。 例如,正如“錫耶納”調查新聞中心發現的那樣,維爾紐斯技術大學。 Lietuvos geležinkelių LTG Infra Group 旗下企業 Gediminas、鐵路維修公司、國家法醫精神病學服務中心、國家林業局等向 Andeta 公司訂購木材(取暖顆粒),該公司從哈薩克斯坦進口木屑顆粒。 Andeta于去年9月開始從哈薩克斯坦進口商品,DTRA是其在哈薩克斯坦的供應商。 后者也是在 9 月注冊的,它只有四名員工,據該出版物稱,它可能是為了規避對俄羅斯聯邦和白俄羅斯的制裁而創建的。
Andetas 的負責人 Ana Burinskaya 表示,該公司會檢查其供應商,因此不會從俄羅斯聯邦和白俄羅斯進口商品。 同時,也有商家表示,由于無法核實供應商或貨物的來源,無法保證進口的木材真的來自吉爾吉斯斯坦或哈薩克斯坦。
此外,錫耶納數據顯示,總部位于哈薩克斯坦烏拉爾斯克的樺木膠合板供應商和制造商Qazfancom也在去年5月成立,該公司從俄羅斯聯邦沃羅涅日地區的兩家膠合板廠大量進口木制品。 大約相同數量的膠合板從烏拉爾斯克運往西方國家,包括波蘭、立陶宛和愛沙尼亞。
為了避免非法進口,立陶宛海關開始進行檢查,特別是運輸路線,以確保貨物是否從第三國運輸途經俄羅斯聯邦和/或白俄羅斯,而不是從這些國家“出口”國家。 此外,海關官員開始要求提供確認貨物原產地的文件,包括包含制造商信息和產地地址的文件。
今日提醒,自烏克蘭開戰以來,立陶宛海關共阻撓進出口、過境手續2.7萬次,2023年第一季度這一數字已經達到9000次。目前正在對近 100 項可能違反制裁限制的行為進行調查。
由于不遵守既定的預防措施,共發起了 277 起行政違法行為(自戰爭開始以來為 970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