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廣西林業局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廣西木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答復,具體內容如下:
一、林業產業發展情況
(一)關于優化木業產業發展規劃。2022年6月,廣西林業局印發實施《廣西林草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對全區林業產業發展作出頂層設計,明確“十四五”期間的目標任務,細化產業的發展戰略、主要任務、重點項目、保障措施,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廣西林業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同時,廣西林業局協調聯系國家林產規劃設計院幫助15個林業產業園區編制總體規劃,鼓勵林業產業園區圍繞主導產業,發展配套產業,完善園區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木業產業集聚發展。
(二)關于高位推動木業產業發展。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林業產業發展,出臺了關于林業產業發展的系列政策。2021年2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推進工業振興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22年1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廣西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實施方案》;2022年4月,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于推進新時代林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2021年11月,自治區林業局、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印發《廣西促進林產加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3年)》;2022年1月,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廣西高端綠色家居產業加快發展實施方案》,鼓勵支持林業產業園區建設、發展林業產業。
(三)關于打造高端品牌板材生產基地。一是廣西林業局持續引導家具家居產業集聚發展,重點打造西江沿江木材生產加工產業帶、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進口木材貿易加工鏈、桂東北竹材加工集中區,初步形成以南寧、柳州、貴港等市為重點的定制家具和木地板生產基地,以玉林市為重點的實木、彎板家具生產基地,以崇左、防城港等市為重點的紅木家具生產、交易基地,以南寧、崇左、梧州等市為重點的木門生產基地,以欽州市為重點的進口木材加工生產高檔家具家居基地,以南寧、桂林、柳州等市為重點的木結構和木竹質建材基地,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木業產業集群。二是廣西林業局鼓勵企業全面加強質量管理,推動企業加強品牌培育、推廣和保護,近年來制定了涉林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團體標準等50多項,規范了林業產業活動形式,提高了產業發展質量。加快推進國家林草局林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南寧)桂東南中心建設,積極利用廣西林科院建立的林業創新科技驅動合作發展平臺,為林產家具企業提供產品質量檢測和技術改造服務。
(四)關于培植、引進骨干龍頭企業。廣西林業局積極扶持培育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廣西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積極推動林業企業強強聯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種形式并購重組,實現資源整合有效利用,提升企業規模。目前全區規模以上林業企業2700家,產值超1億元企業491家,產值超5億元企業13家,產值超10億元企業8家,另有自治區級林業產業重點龍頭企業202家,國家級林業重點龍頭企業19家,上市企業1家,涌現了豐林集團、森工集團、樂林集團、三威公司、志光家具集團、貴港和邦盛世家居公司、福之凱家居公司等一大批重點龍頭企業。二是制訂2022年林業產業招商等工作方案,有序開展林業產業招商活動,著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家具家居企業、木竹精深加工企業等,延伸、完善我區林業產業鏈。三是聯合欽州市人民政府于6月23日在廣東省舉辦了“投資欽州 共贏未來”——廣西欽州進口木材綠色家居產業合作洽談會,東莞市騰躍木制品有限公司等30多家家居企業代表參加洽談會。
(五)關于加快市場交易平臺和物流平臺建設。廣西林業局推動的林權交易平臺于2016年2月成立,是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自治區級林業產權交易服務機構,業務涵蓋林權流轉、林產品交易、林業物資采購、板材交易、花卉苗木交易、林業增值服務等六大板塊。2021年林權交易平臺新增貴港、玉林、欽州等8個服務站,已建成擁有18家地方服務站的林權交易服務體系,并成功引入14家區直林場(含自治區民政廳直屬拉浪林場)、50家區內市縣國有林場、51家區內林業企業、88家區外國有林場及企業,市場輻射力不斷增強。2021年林權交易平臺完成交易額達47億元,同比增長49.5%。
(六)關于大力保障原料充分供給。廣西林業局積極做好產業發展原材料供應保障工作。一是不斷優化木材采伐辦證流程,加快木材采伐手續辦理,保障林產工業生產需求。2021年,全區木材產量超3900萬立方米,穩居全國第一位;今年上半年,木材采伐發證蓄積量達2970萬立方米,完成年中目標2400萬立方米的126.75%,同比增長4%。二是在欽州市布局建設廣西森工進口木材暨綠色家具家居產業園,聯合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在南寧市成功舉辦第十一屆、第十二屆世界木材與木制品貿易大會暨廣西高端綠色家具家居產業發展招商會,推動廣西統籌利用國內國際高端木材資源,構建國內國際木材貿易體系,助力廣西林業產業轉型升級。三是積極向國家林草局溝通匯報,國家林草局已同意廣西推進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
(七)關于加大人才培養和引智力度。自治區鼓勵區內高等院校、技工院校等教育機構加強涉及木材加工業的相關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增設木工藝相關專業,開發相關專業課程,擴大招生渠道和規模,為全區林業產業發展培養輸送更多人才;指導廣西大學林學院、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區內高等院校、技工院校推進產學研融合,拓寬校企合作渠道,與林業企業等加強校企合作,建設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聯合培養專業人才;鼓勵有條件的區內技工院校等優質培訓機構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發動有培訓意愿的勞動者參加木材工藝相關職業技能培訓,為林業企業輸送合格技能人才;鼓勵林業企業按規定提取職工教育經費,鼓勵地方政府安排財政預算,推動林業企業開展自主培訓,共同做好相關人才培養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打造標桿,奮力建設廣西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深入貫徹落實全區林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林長制工作會議、《廣西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實施方案》、《關于推進新時代林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精神,科學確定全區林業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領域,優化林業產業布局,以現有資源及產業規模為基礎,整合資源,聚集資本,引導林業產業現代化、集群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構建布局合理、產業鏈條完整、附加值高的林業綠色產業體系,打造全國林業創新綠色發展標桿。
(二)優化布局,完善全區高質量發展格局。統籌謀劃全區產業布局和產業協作機制,深入打造“南向、北聯、東融、西合”發展格局,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建設,積極構建“一帶、兩鏈、三區、四圈、多點”的現代林業產業發展格局。
(三)保障供給,夯實產業發展堅實后盾。充分利用“十四五”國儲林“雙千計劃”和區直林場“雙千基地計劃”,提高林地生產力;發揮欽州港地理優勢,開發進口木材來源渠道,建設進口木材園區。
(四)補鏈延鏈,打造高水平開放合作體系。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培育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發展壯大,推進林板家一體化發展,加大重大項目及頭部企業招商引資和建設力度,高水平建設重點產業園區。
(五)立牌強核,奠定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打造高品質林產品,提升品牌建設能力,推動行業由產業經濟向品牌經濟轉變,堅持創新發展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創新作為產業發展的戰略支撐。
(六)育才培優,提升人才發展軟環境建設。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優化人才儲備與人才培養合力,與科研院校開展人才訂單式培養,擴大“高精尖”引才視野,創新引才方式,理順用工體系機制,留住各級人才工匠。
(七)轉型雙碳,堅定走好綠色發展特色路。聚合行業綠色共識,構建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建設頂層設計,高效利用林木資源,發掘產業優勢,使用低碳環保材料,減少資源消耗,將低碳發展貫徹產供銷全程,制定綠色設計及生產工藝技術規范標準,推動產業進入綠色發展全新軌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