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沖突以來,德國對木材的需求持續增長。過去幾周,木材商品已經從大批生產的產品變為緊缺貨。
德國每日新聞網報道,卡拉霍爾德(Niels Klahold)20年來在黑森州一地經營著一家木材店,他以往此時的工作很輕松,但現在不得不反復緊張地接聽客戶的電話,一天最多達50次。
德國政府此前發出天然氣短缺警告后,木材需求大幅上升。卡拉霍爾德說,“木材成了新的廁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囤積木材。我們現在沒有供應,實在無法滿足人們需求。”德國房屋供暖科技工業聯合會(HKI)和聯邦木材生產經銷聯合會(BuVBB)表示,木材產品儲量幾乎為零,短期內無法實現新產品上市,這有多層原因。
BuVBB第一會長艾格麗(Klaus Egly)說,一方面是木材原料已被提前訂購,另一方面是現有原料短期內無法持續用于生產。因此供應鏈幾乎被斬斷,產品緊缺,價格升高。
卡拉霍爾德說,去年一立方米木材售價為80歐元,但今年售價在160至180歐元之間。
有人稱,卡拉霍爾德會因此獲取更多收益,但事實并非如此。他說,“自己和團隊認真考慮過如何制定售價。雖然原料、生產和運輸增長的成本必須由消費者買單,但我們仍然從大眾角度出發,希望滿足大家的需求。”
他的木材產品售價為130歐元,盡管當前木材價格有所下降,但卡拉霍爾德也不再計劃增加新客戶,他正在嘗試將尚存的木材公平地分發給客戶,尤其是老客戶。
HKI總干事基恩勒(Frank Kienle)表示,“木材價格升高,絕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是可替代產品,可替代燃油和天然氣。”由于天然氣和燃油價格明顯升高,因此木材供應商同樣也大幅提升了產品價格。此外,一立方米硬木產生的熱值約和200升燃油相同,因此盡管木材售價增長了40%,但其性價比仍然高于天然氣和燃油,這也是木材為何突然受青睞的原因。
卡拉霍爾德還表示,黑森州地區木材供應緊缺還與當地最大的森林所有者“延期交貨”有關。此前,黑森州環境部要求,只有在有利于道路安全的前提下,才可在某些樹齡超過100年的地區進行伐木工作。
身兼林務員職位的卡拉霍爾德表示,這樣的規定將導致嚴重的問題。雖然自然保護享有優先地位,但不能讓整個森林都靜止不動,讓樹木毫無意義地死亡。
他還說,即使是被風吹得連根拔起的樹和病木,也不能用于產品生產,這對當前的庫存造成了巨大壓力。他要求當局認真思考“延期交貨”可能面臨的后果。至少上述兩種樹木應用于生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