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新規確保木材來源合法
2016年老撾頒布嚴厲禁止原木出口的規定,無論天然林還是再生林,未加工原木一律不得出口,對我國紅木市場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原木無法出口,取而代之的便是各種木制品。
一直以來,老撾的木制家具在國內市場備受歡迎,但其只能通過國際展覽會進入國內市場,并且沒有常規出口。為了給天然木制品出口到國外提供有利條件,近日老撾政府頒布了關于出口天然木制品的新法規。
新法規規定:凡是有出口意向的天然木制品,需根據批準的出口木制品清單加工成產品,且在出口前至少五天向省級工商部門提交文件,以獲得出口許可證。除此之外,法規還規定任何偽造文書、提供誤導性信息,亦或是從非法來源走私木材的出口商,或將面臨法律制裁。
政府表示,預計新法規將有助于監測和追蹤木材來源,以確保木材來源合法。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法規中只有12類木制品符合出口條件,另外12類仍是現行法律所禁止的。
中老鐵路助力老撾木材進入國內市場
雖然近年來老撾政府正不斷放寬木制品的出口限制,但地理和運輸條件仍然是其進出口貿易發展主要制約因素。昂貴的陸運,海運和空運增加了老撾的運輸成本,降低了老撾木制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會。
鐵路運輸是老撾聯通周邊國家的必要途徑。截至今日,中老鐵路已開通107天,為中國和東盟間構建起一條便捷物流通道。同時也使老撾的稀有木材可以持久地流入中國市場,大大降低老撾的運輸成本,提升老撾木材出口商的國際競爭力。
除此之外,今年3月16日,中老班列和泰國市場的中-老-泰班列的正式開通,極大的便利了我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木材貿易。
在現烏俄局勢下,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揚,對我國木材進口成本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油價上漲、供應周期長、運輸成本增加的情況下,進口周邊國家木材成為了許多人的選擇。預計,2022年我國對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地區的木材、木制品的進口量將有所增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