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的用途十分廣泛,不僅可以作為建筑的原材料,還可以用于制作桌椅板凳等家具。中國的國土面積位列世界第三,幅員遼闊,具有豐富的林木資源。那么,中國為什么也會面臨木材斷供的問題呢?接下來就跟隨浪潮一起探尋其中的原因吧。
2020年,國家林業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森林資源面臨巨大壓力,將出現斷供危機,安全形勢十分嚴峻。據浪潮了解,中國木材短缺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因此,想要有效改善當前的局面,需要科學的規劃,合理的布局。
首先,中國木材斷供有一個很明顯原因。我國的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分別占全球的5%和3%,而我國的人口總量卻占全球的20%。現在,人們對木材的消費需求日益增長,而我國雖然林木資源豐富,但是人口基數巨大,平均到每個人身上,自然會出現斷供的現象。
然后,從2017年開始,我國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木材的產量大幅減少,所以木材出現斷供也就不足為奇了。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的木材消費總量增加了數倍,為滿足正常需求不得不依賴于進口。現在,木材對外依存度達47.94%。其中,原木進口5119萬立方米、鋸材進口2573.9萬立方米,分別是2000年進口量的2.8倍和6.1倍。
另外,我國木材供給的資源結構性短缺問題也比較突出,比如我國楊、竹、松、杉、桉等常規樹種過于集中;中幼齡林面積比例占近65%;小徑級森林資源比例由第四次森林資源清查的55%上升到73%,大、特徑級森林資源面積由13%下降到3%。
在木材斷供的情況下,我國開始實施國家儲備林計劃,通過采取‘普遍培養、定向選拔’的方式選取長勢旺盛的優勢樹苗,用油漆標注,重點施肥,間伐4到5次。通過這種方式,我國木材資源結構性問題得到了很好的緩解,補齊了短板。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