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熱帶木材組織(ITTO)網站2020年3月3日報道,小農戶參與營造的柚木人工林改善了社區的生計和景觀,對于推動湄公河下游地區可持續發展具有很大潛力。2月19-20日,ITTO與老撾國家農業與林業研究所(NAFRI)共同在老撾萬象和瑯勃拉邦主辦了“老撾柚木論壇”,來自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和越南的50位代表圍繞可持續柚木價值鏈的機遇和挑戰這一主題,共同討論了如何努力開發和管理柚木可持續價值鏈,以促進湄公河下游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與會代表表示,知識、技能、優質種植材料以及少量資金支持是實現這一潛力的關鍵。
柚木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硬木樹種之一。老撾天然柚木林面積約為6.85萬hm2,柚木人工林面積約為3.6萬hm2,主要分布在瑯勃拉邦和博膠省。與會者指出,小農戶柚木合作組的成立將促進農民參與更高附加值的柚木產品供應鏈,這對于進入歐洲等高價值市場至關重要。小農戶森林所有者也需要適當政策支持,包括確定的土地所有權、技術知識、價廉物美的種植材料、資金激勵政策等。據此,與會者提出以下6點建議:
1.確保土地所有權并制定簡化機制。土地所有權對于確保柚木人工林發展不可或缺。通過簡化柚木采伐、運輸和銷售方面的相關規章制度,減輕小農戶柚木人工林的管理負擔,同時,將小農戶柚木人工林納入REDD+框架,并給予農民碳獎勵,將促進更多的人工林營造。
2.推進小農戶柚木人工林認證并降低認證成本。對于柚木等國際市場上需求旺盛的木材來說,森林認證已變得越來越重要。小農戶森林所有者無法負擔高額的森林認證費用。老撾地方當局目前通過瑯勃拉邦柚木項目,幫助小農戶柚木人工林開展認證。這種方式將有助于證明種植柚木的合法來源,應予以推廣。
3.通過提供優質遺傳資源和技術培訓提高小農戶柚木人工林的生產力和質量。為小農戶森林所有者提供培訓,講授優質樹木培育技術,并為其提供優質遺傳資源,可以顯著提高柚木人工林的生產力和木材質量。
4.成立小農戶柚木合作組參與高價值鏈建設。例如,瑯勃拉邦地區的小農戶柚木合作組幫助小農戶提高柚木價值,并幫助小農戶從當地信貸機構獲得信貸及各類優惠貸款。這種合作組模式應在老撾其他地區推廣。此外,還可以實施稅收優惠措施,以激發小農戶森林所有者的積極性。
5.通過剪枝和間伐提高柚木的附加值。間伐帶來的利益對小農戶森林所有者而言很重要,若在農村地區開展木材加工和手工藝技術培訓,可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并大大提高當地柚木家具和DIY林產品的制造工藝。
6.加強柚木種植者、加工者和貿易商之間的網絡聯系和公私合作。這一做法可促進伙伴關系之間的業務交流與信息共享,并加強當地的柚木供應鏈和價值鏈。
老撾柚木論壇是ITTO項目(PP-A/54-331)的一部分,該項目旨在加強大湄公河次區域柚木林的保護和可持續經營以及合法、可持續木材供應鏈。該項目合作伙伴包括柬埔寨國家林業局、老撾國家農業與林業研究所、緬甸林業部和林業研究所、泰國皇家林業廳和泰國卡塞薩特大學以及越南林業科學研究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