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建莆田秀嶼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范區以“軟木加工做大,硬木加工做精,產業鏈做長”為思路,以“鋸材加工帶動進口木材貿易,進口木材貿易促進鋸材加工,做大流量經濟”為目標,以項目帶動、物流拉動、港區聯動、政策驅動為抓手,推進園區轉型升級。
“眾多企業通過轉型升級,不斷壯大發展。”秀嶼區區長蔡晃指出,企業要立足發揮自身優勢,結合企業定位和市場,把好安全質量關,叫響自己的品牌;政府相關部門要做好規劃引領服務,既要做好產業規劃,也要進行專業規劃,加大招商引資,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水平。
傳統模式在轉變
近日,在莆田市秀嶼區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林國彬說:“長期以來,園區主要是進口美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國的云杉、鐵杉、輻射松等,就地粗加工成板材和方料等半成品。眼下,整個產業正在轉型升級,往精細加工、成品、無醛方向發展。”
國家級 木材 貿易加工示范區設立于2006年,位于東嶠鎮,緊鄰秀嶼港區,是全國首個海運進口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的配套項目,同時也是進口原木加工鋸材出口試點基地,木材在港區經除害處理后,可通過疏港專用大道直抵園區生產加工。
早期方料利潤可觀,在10%以上,現在基本沒什么利潤,只有2%至3%。方料生產是切割原木,比較粗糙,甚至帶皮,然后再提供給加工廠,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工藝簡單、門檻低,市場漸漸飽和。
莆聯木業公司于2015年入駐園區,占地140畝,2016年投入生產,以半成品為主,去年開始轉型,生產桌椅、床鋪等成品,專注國內市場。“產品采用生態透明漆,不含甲醛,保持原木顏色。”公司副總經理陳永清說,“雖然價格比普通漆要貴,但既環保又符合自身市場定位。”
在轉型過程中,莆聯木業的生產設備、技術工藝和銷售模式都隨之改變,以銷售模式為例,以前是將方料賣給下游的加工廠,現在需要直接面對終端客戶,甚至是消費者。
目前,園區內半成品的生產份額在逐漸減少,基本應用于建筑領域,就是澆灌水泥時用到的隔板,其經營模式也在發生轉變,大多是訂單式,快進快出,資金周轉快。
眼下,園區的方料大多按規格加工,分工更細,口料更小,可直接向家具廠供貨,附加值更高,以前一立方米賣1200元,現在可以賣到1800元。
由于人工成本的提高,生產方式隨之更新升級。最早是純人工鋸木,勞動強度大,每人每月工資已經增加到8000元,現在大多采用多片鋸,半機械化生產,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更先進的還有半自動化多片鋸,只要設定程序即可,人工成本降低了一半還多。
新興業態在壯大
產業轉型需要項目帶動,項目需要招商,引進新型業態。近年來,秀嶼區采取“一把手招商”方式,引進不少企業。去年,秀嶼區區長蔡晃帶隊赴江蘇招商,鼓勵在外莆商回鄉投資,對接了8個新中式家具和家具電商意向項目。數據顯示,僅在江蘇從事家具電商的秀嶼區平海鎮人就超過1萬名。
名美家具是一個電商企業,在園區內有自己的廠房,除了自用以外,還出租給10多個家具電商。這些從業者以“80后”為主,僅入園半年,總銷售額就已達到2億元左右。
家具電商企業主要銷售新中式家具,木材與布藝相互搭配,木料是園區進口的白蠟木和水曲柳,韌性較強、紋理好看,但是價格比較低,適合網上消費者,工藝也相對簡單,接到訂單后,10天之內就可以出貨。“貨源都在園區內,目前有10家上游供應商,就地取貨。”名美家具負責人陳鋒說。
兩年來,園區已引進20多個家具電商,從業人員現有數千人,規模越來越大,增強了園區企業與物流公司的議價權。以前貨值不大,都在30萬元以下,物流成本是貨值的15%至20%,而且不是直達目的地,中途要重新裝卸,容易造成破損。現在貨值大了,物流公司都是大車直抵,物流成本在貨值的10%以內。
隨著新興業態的壯大,進口木材的品種結構也跟著改變。近年,園區開始進口橡木、胡桃木等北美杉,比原來的木料硬,主要應用于室內實木裝修和家具領域,一立方米售價8000多元。
除了家具電商,園區還引進一些技術工藝更加先進的企業,生產無醛產品,未來將打造成全國無醛木業示范區。清和木業公司生產裝修材和家具材,出口日本,產品環保標準高,是園區內最早實現無醛的企業,每年產量可達5萬立方米。森福木業公司入駐園區不久,從美國陶氏購置無醛膠水,同樣是生產無醛家具材和裝修材,以出口為主,年產值為1萬立方米。另有一家生產無醛板材的央企,也于去年底簽約,決定入駐園區,投資額多達幾十億元。
無醛板材的關鍵在于膠水,得知園區有這方面的市場需求,莆田本土企業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參觀考察無醛木業企業后,決定在園區研發無醛膠,就地對接企業,搶占當地市場。
“越來越多消費者重視健康環保。國內市場對無醛板材的需求越來越大,價格高又賣得快,市場競爭力強。目前,園區企業主要瞄準醫院和幼兒園等領域。”林國彬說。
配套服務在跟進
經過多次招商引資,一批又一批企業紛紛入駐,對園區的用地和廠房建設提出挑戰。“家具電商一般是輕資產,傾向于租賃廠房,可是10家企業進來后,四五萬平方米廠房一下子就滿了,都不夠用。”陳鋒說,“園區內空地不少,但有效廠房不夠,辦公場地和展廳更少。”
隨著家具電商企業的集聚發展,對電商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多,由于園區靠海,雖然交通、就醫、就學都不存在問題,但與高端人才對高品質生活條件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人才吸引力還稍顯不足。目前,園區內電商企業員工主要是當地人,以實際操作為主,至于技術團隊人員,還是在上海、杭州等地。
產業轉型需要對原有的產業鏈進行調整,甚至是重塑一條全新的產業鏈,秀嶼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范區面臨同樣問題。木業企業生產成品,除了大配件可以就地取材外,還需要五金、膠水、布料等小配件。“布料從蘇州買回來,需要3至5天時間。”陳鋒說。
在園區內,記者看到一幢8000平方米的電商樓宇正在裝修,功能齊全,包括辦公室、會議室、研發室、人才驛站等設施。“得益于產業扶持政策,這里今年被區里評為電子商務示范性樓宇,將為電商企業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和場地。”林國彬說。
“政府在找準產業發展路徑的同時,還要扮演好服務角色。”秀嶼區常務副區長柯名寰說,園區內粗放式企業將轉移到港口附近,將空間騰出來,提供給創新型企業使用,還要盤活閑置國有土地,建造更多有效廠房和辦公場所,讓企業“拎包”入駐。
通過“二次招商”,園區引進了進冠霖木業、名揚家具等項目,這些“二次招商”目前基本都已投產。
林國彬介紹說,根據產業發展的要求,園區將繼續策劃引進大型物流企業、電商平臺、家具設計、油漆涂料、五金配件、木工機械等產業鏈配套項目,為產業集聚創造條件,引入更多的木材供應商,降低企業木材進口成本,實現“以工帶貿”“以貿促工”。
在木業平臺經濟方面,秀嶼區已有一個芬木網,為進口木材提供在線交易平臺,目前芬木網小程序、PC端均已上線,采用國外一手貨源直銷、與現代商家聯營、集合下游廠商訂單集采的模式,提升商家的庫存周轉率和資金效率。今年,芬木網的目標是交易額達6億元人民幣,入駐企業數量超過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