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行業是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領域的綠色產業之一,時代已賦予其持續綠色生產、引領綠色消費的歷史使命。近兩年,隨著我國經濟的逐步轉型,人造板行業開始步入增量提質的慢車道。據統計,2017年全國人造板總產量為29486萬立方米,比2016年減少1.9%。其中膠合板17195萬立方米,纖維板6297萬立方米,刨花板產量2778萬立方米,其他人造板3216萬立方米(細木工板占53%)。
廣西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林業資源相當豐富。特有的森林資源優勢讓其成為了我國人造板生產重要基地,尤其是在近兩年大范圍環保治理過程中,廣西人造板企業緊緊抓住了人造板產業升級的歷史機遇,取得了增量提質的逆勢增長成為行業的后起之秀。
資源優勢是廣西人造板行業發展的基礎
據了解,自2009年之后,廣西 人造板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并且成為了我國人造板產量第三的省份。這與其豐富的木材資源密不可分。廣西林業產業行業協會理事長李可夫表示,廣西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62.30%,林地面積高達2.3億畝,木材產量為3050萬立方米,占據全國木材產量的43%左右,豐富的林地資源支撐了廣西人造板行業的發展,尤其是桉木,對廣西人造板行業的快速發展更是起到了巨大的貢獻。
“杉木、桉木、松木是人造主要基材,然而在2017年國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砍伐之后,人造板生產基材的使用面臨嚴重考驗,但這恰好給了桉木資源豐富的廣西帶來了行業發展機機會,”李可夫理事長如是說,“目前廣西桉樹產量由2000年的9萬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2200多萬立方米左右,種植面積由220萬畝增加到3000萬畝。充足的桉樹資源保有量讓企業能夠選擇更多的高等級原材料,生產出符合國際FSC森林認證,CE產品質量認證和美國CARB認證的人造板。”
“桉樹對于廣西來說是一個寶貝,目前還從未有一個樹種,可以替代桉樹。” 李可夫向記者介紹,廣西之所以要大力培育桉樹資源,這與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桉木的“速生”優點分不開。首先,廣西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為桉樹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廣西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從中穿過,氣候溫暖濕潤,十分適合桉樹的生長。其次,桉樹速生的特點為資源的充足供應提供保證。廣西經過多年培育的桉樹要比一般的松樹和杉樹生長快,六年一個輪伐期,四年就可以砍伐,這對林地的利用,資源的延續,人造板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廣西桉樹發展起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廣西從澳大利亞、巴西等地引入了大量新的種源,經過試種、嫁接、組培,并于本世紀初,通過宣傳發動,形成了外資企業、國營林場、以林業職工為主的造林公司的造林高潮,以每年200萬畝的速度延續了十多年。”廣西林業產業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黃永平如此介紹,“桉樹的發展給廣西經濟的發展帶來眾多好處,一方面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天然林的采伐,有利于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再者還能增加木材原料的供應,可謂是一舉多得。”
不得不承認的是,近幾年桉樹資源的快速增長不僅為廣西人造板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還成為廣西吸引外商投資林產項目提供一張獨特的名片。其中最為典型的案例的則是2012年創建的山圩產業園,兩年時間就引進了林業企業59家,截止2017年底園區完成了工業總產值45億元的突破,預計2019年園區工業總產值可突破100億元。據園區招商部部長羅智介紹,山圩園區所在地是一個巨大的林木資源庫。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86萬畝,森林蓄積量467萬立方米。以山圩產業園為中心及周邊林業產業帶的木材供應量占廣西的三分之一,山圩產業園方圓50公里內,有100萬畝桉樹,每年有200萬方以上本地產木材,發展人造板產業具有天然優勢。
產銷兩旺,廣西人造板步入快速發展通道
20世紀,廣西林業在全國還名不見經傳,到2000年時,衡量林業的幾個重要指標,廣西在全國均屬中等水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和區人民政府的號召與帶領下,通過造林滅荒、綠化廣西以及飛播造林,積極引進一些外來速生樹種——桉樹,廣西林業才有了起色。
到2015年,廣西已營造桉樹3000多萬畝,占全國人工桉樹總面積的50%以上。2016年,廣西木材生產總量達2955萬立方米(其中桉樹占75%)。豐富的資源推動了廣西木材加工業的發展,使廣西人造板產量由2000年的69.03萬立方米,發展到2016年的3668.32萬立方米,增長54倍,位居全國第三。其中中纖板、刨花板產量1000多萬立方米,位居全國第一。
2017年廣西人造板再次實現新的突破總產量達到4200多萬立方米,其中膠合板約2600萬立方米,刨花板約870萬立方米,中纖板、細木工板等占據了剩下的730萬立方米,產品輻射到華南、東南、西南等地區。雖然2018年山東、河北和江蘇等人造板主要生產區受環保的影響產量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這些地區的市場需求量并為此縮減。為滿足市場的需求,行業內涌現了大批北方的采購商到廣西搶購人造板貨源的現象。大量額外訂單的新增,進一步促進了廣西人造板生產企業的產銷量。“由于北方局部地區人造板產量供應不足,因此很多北方來的經銷商都是排隊來我們廠里拿貨。”商家如是說。
另外,雖然2018年原材料采購價格的波動成為人造板生產企業擴大生產的最大難題,但廣西人造板生產企業在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環境下,其盈利能力卻能夠繼續提升,這一方面得益于產品結構的進一步優化,集中生產和銷售鏤銑板、無醛板、加密板等高附加值產品;另一方面新增產能的大量暢銷,也進一步提升了生產企業的業績。
目前廣西現存人造板生產線主要集中在大型國有企業以及大型民營企業,以廣西國旭林業發展集團(以下簡稱國旭集團)為例,2018年一季度,國旭集團實現總產量27萬立方米,總銷量24.5萬立方米,經營總收入3.24億元。據國旭集團銷售總監葉向陽介紹,國旭集團為區直國有林場人造板企業聯合重組創建的大型國有企業,年產能可達130萬立方米。 隨著廣西人造板產量和銷量的增長,國內下游品牌商也開始逐漸瞄向廣西這個大市場。為此高檔衣柜、櫥柜和地板等定制家居品牌商紛紛向廣西的人造板生產企業拋出橄欖枝。據廣西豐林集團生產總經理林國利介紹,豐林集團是廣西人造板上市公司,該公司目前已積累了像索菲亞衣柜、宜家家居和商品宅配等25個品牌客戶,為此豐林集團年產能提高到了130萬立方米,其中中纖板年產能70萬立方米,刨花板年產能60萬立方米。
然而,在廣西人造板市場快速發展之下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其中最為明顯的是人造板產業發展不均衡。雖然廣西的中纖板和刨花板生產線已經基本上完成了轉型升級,但是傳統作坊式的膠合板生產企業依然存在,廠房建設和干燥設備落后的中小型膠合板企業多數采取的“看天吃飯”的生產模式,旋切的桉木單板仍然只能靠天氣自然晾曬為主,存在生產周期長企業盈利能力較低的現象。
環保嚴查下廣西人造板產業迎來新的機遇,刨花板或成未來趨勢
人造板是傳統產業,只有采用具備先進性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進行徹底改造,才能甩掉包袱,輕裝上陣。近兩年環保風暴持續升級,傳統落后的產能陸續被淘汰加速了人造板產業的轉型升級。調查數據顯示,全國關閉、拆除或停產的人造板產線高達1000多條,其中纖維板470條,淘汰落后纖維板生產能力約1800萬立方米/年,占總產能兩成左右;刨花板生產線累計960余條,淘汰落后刨花板生產能力超過1630萬立方米/年,占總產能五成左右。
然而,盡管目前廣西的環保查巡力度較為寬松,但是人造板企業對環保越來越加重視,人造板企業轉型升級也由被動轉為主動,且呈現出加速態勢。例如豐林集團,據了解3月15日豐林集團的年產40萬立方米的超級刨花板技改項目在不到8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了整個項目并順利實現了首板下線,創造了業內的奇跡。而這條超級刨花板產線的正是由廣西第一條中纖板生產線(也是豐林集團最早的一條中纖板生產線)改造而來。
持續的大范圍環保嚴查雖然給人造板生產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也給為廣西打造出了一批優秀人造板品牌。三威、高林、豐林牌中密度纖維板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中國纖維板百強企業。近年來經廣西著名商標評審委員會確定,豐林、華峰和浩林等膠合板、纖維板、家具等20多個品牌都評為廣西著名商標。林可夫表示,現在很多生產企業憑借品牌獲得了豐厚的效益,而品牌反過來對生產企業有著嚴格的要求,嚴格的生產要求反過來有促進了人造板行業的產品質量的提升。因此目前廣西人造板品牌效應越來越大,許多生產企業紛紛瞄準了這些品牌,按照品牌的質量來進行生產形成了良性循環。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人造板分類當中,刨花板產線的變化一直是人造板行業關注的焦點,這也成為廣西人造板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度,全國建成投產39條刨花板生產線,新增生產能力638萬立方米/年。截止2017年底,全國360余家刨花板生產企業保有刨花板生產線近400條,合計生產能力約2900萬立方米/年,在2016年基礎上猛增40%。2018年初,全國在建刨花板生產線37條,合計生產能力近700萬立方米/年。在建刨花板生產線將陸續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投入運行,預計2018年底全國刨花板總生產能力將突破3400萬立方米/年,而這些新增刨花板生產線主要集中在山東和廣西等地區。
國旭集團銷售總監葉向陽表示,現在的刨花板產品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僅可以飾面,更可以鏤銑。只要是鏤銑板、無醛板、加密板產品能夠做到的,超級刨花板全部可以做到,因此超級刨花板可以運用到門窗和家具等廣泛的領域。未來幾年的人造板市場,刨花板的市場份額還將會擴大,而且中纖板和刨花板的市場份額有望達到1:1的平衡態勢。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刨花板的質量和工藝實現了大幅提升。
然而,需要思考的是,目前投資一條年產能40萬立方米的超級刨花板產線需要投資5-6億的資本,每生產1立方米的超級刨花板產品將會比傳統人造板多出數百塊的成本,因此就目前來說,能夠在短時間內建立超級刨花板的產線的生產企業并不多。這就意味著,超級刨花板的大量投產仍然需要一段時間。不過,葉向陽認為,人造板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消費市場需求個性化正在加速,因此可以預見未來三到五年,傳統的生態板市場份額將會被超級刨花板取代。
人造板產業是一個蓬勃向上的朝陽產業,而轉型升級是一條未竟之路,永遠在路上!廣西人造板行業先轉是中國人造板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過去廣西的人造板產業因桉樹而興,而如今廣西人造板產業積極跳出自身一隅的格局,籌建產業園區,探索林板一體化的新路子,或將成為中國人造板產業增量提質轉型新高點的潛在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