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林業產業孕育著新變量、新業態、新勢能,步入了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的新常態。
新世紀以來,我國林業產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中國成為全球林產品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并在20多個國家從事木材采伐、加工以及木制品和家具生產,境外投資額達25億美元。其中,人造板產業這1000億級的大產業更是引人關注。
日前在山東省臨沂市舉辦的第16屆全國人造板工業發展研討會上,與會代表圍繞我國人造板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問題與措施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促進人造板產業產學研合作,為我國人造板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北京林業大學校長 宋維明
在經濟環境中,中國木材市場正面臨挑戰。中國經濟由于受國內產能過剩及全球需求不足的影響,面臨很大的下行壓力,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權威專家認為,在深化改革和結構調整的支持下,預計2017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平穩增長,增長水平和2016年大體相當。世界經濟出現溫和回升跡象,2012年-2016年連續5年低速增長的趨勢可能終止。但運行中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仍然很多。
同時,中國木材市場也擁有廣闊的前景。首先,一系列政策的發布表明,中國正在推廣木結構的綠色建筑。《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旨在促進城鎮木結構建筑應用,在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自建住宅、新農村居民點建設中,重點推進木結構農房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也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印發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的通知》鼓勵政府投資的學校、幼托、敬老院、園林景觀等新建低層公共建筑采用木結構。現在,特色小鎮和汽車營地主要也采用木結構建筑。
其次,近年來我國戶籍城鎮化率不斷攀升,預計2020年戶籍城鎮化率將達到45%,2050年達到75%,戶籍城鎮化推進對家居家具會有長遠的巨大需求。
最后,木材加工及進出口行業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總投資有望達1.6萬億美元,沿線有44億人口、21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也將為我國木材市場帶來潛在機遇。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副會長 錢小瑜
2016年,中國人造板總產量約為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8%。其中,膠合板1.78億立方米,占總量的59%;纖維板0.66億立方米,占總量的22%;刨花板產量0.27億立方米,占總量的9%;其他人造板0.3億立方米,占總量的10%。近年來,我國人造板生產增速呈現減緩趨勢,木材加工行業由產能過剩資源消耗逐漸轉變為高生產率高附加值生產,從分享經濟走向共享經濟。
未來,木材加工業競爭焦點將鎖定為品牌競爭。我國木材加工及其下游行業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但由于生產企業為數眾多,競爭層次較低,未來幾年將是品牌競爭的關鍵時期。
隨著市場的不斷完善,農村對木材加工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新農村建設已逐漸成為木制建材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2016年,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4.6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9%。 2017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超過1.3萬元,比上年增長約7.5%,農民工總量將穩定增長,達到2.87億人,比上年增長1.8%。
2017年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將超過5萬億元,同比增長9.7%。農村市場已成為木材工業發展的新戰場。
“80后”“90后”在成家立業等剛性需求推動下,已成為木材制品的主要消費群體,簡約、環保、時尚和網購是他們的快餐式消費特征。他們更青睞個性化全屋定制和專業化細分市場,智能家居、集成定制和一站式服務將成為木材加工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標準化委員會秘書長 張忠濤
我國是世界人造板第一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人造板行業產業規模大、企業數量多、分布廣。2016年,我國人造板產量達3.0042億立方米,產值約6484億元。在巨大體量之下,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產品種類多、技術工藝復雜;產業結構不合理,小企業、落后產能占比高;工藝路線長、排污節點多、排污總量較大等。
針對上述問題,尤其是環境污染問題,我國通過多項現行行業標準與環境經濟政策,如《鍋爐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人造板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人造板甲醛釋放限量》《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綜合名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落實解決。2月28日,環保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燃煤鍋爐與“小散亂污”企業排放清單排查及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項目清單的通知》,全面啟動“2+26”區域燃煤鍋爐及小散亂污治理,加大環保整治力度。
我國人造板行業在頂層設計上十分重視,在管理思路上產生從“重源頭準入、重事前審批”到“重事中事后監管、重誠信體系與長效機制建設”的轉變。一系列環保政策、法規、標準頻繁發布,針對不達標人造板企業的督查監管日益嚴格。一方面,環保體系逐步重置,將深刻影響未來人造板行業發展格局;另一方面,環境經濟政策多維度發力,引導社會綠色消費、綠色投資、綠色信貸,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綠色生產。
中國林業科學院木材工業研究所副所長 呂斌
據統計,2016年,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和細木工板等人造板產品合格率分別約在98%、88.6%、92.5%和95%。近5年這四類產品合格率穩定在85%-95%左右,總體呈上升趨勢。
7月,為推動林木制品質量提升,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林業局在總結近年來林木制品質量提升工作的基礎上,共同發布實施《關于促進林木制品質量提升的意見》,部署采取“加強重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與監測”“推進林木制品品牌建設”“推動行業協會和社會組織加強行業自律”等9項措施,把質量提升工作向縱深推動。
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將進一步加強對人造板行業的規范,以及產品質量監管;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則可加強對企業人才的專業培訓。
從選材到加工再到成品,人造板企業提升產品質量不僅要重視宏觀指標,例如出廠產品質量是否達到相關標準要求,也需重視在加工過程中,影響板材封邊、成品貼面質量的微觀指標。同時,企業也應關注人造板產品變形、氣味、素板標準與二次加工后的產品標準的銜接等問題;強化質量意識,堅守質量底線,嚴把原料關,從源頭控制終端產品質量;加快裝備和加工技術升級,提高加工精度和生產效率;堅持生產中高端產品,拓展中高端產品市場,適應家居、室內裝飾裝修市場需求;提升產品附加值,促進企業和行業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實現人造板產業供給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