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4年《農業、食品與森林未來發展法案》(LAAAF)的要求,法國制定了國家森林與木材計劃(PNFB),作為未來10年林業政策的基石。依據該政策框架,法國農業、食品與森林部于2014年創立森林與木材戰略基金(FSFB),旨在通過提供專項扶持資金,加強林業研究,促進林木相關企業創新發展。2016年,森林與木材戰略基金最高理事會建議引入國家招投標的方式,吸引創新項目提出資助申請。2017年,森林與木材戰略基金投入1500萬歐元,實施法國林業上游產業創新與投資項目。
法國農業、食品與森林部針對投標項目設置了限制性要求。首先,競標項目須有助于實施國家森林與木材計劃。其次,項目的遴選以最具創新性以及短期投資為標準。此外,利益相關者的多樣性也是考量之一,研究機構、私營公司、合作社以及公共部門代表,可以作為項目負責人或合作伙伴參與項目申請。
項目主要對以下6個領域給予支持。
一是造林與再造林:種苗生產與供應多樣化;適應氣候變化的種苗生產與培育基礎設施建設;高效造林技術評估和推廣;采用新技術最大限度提高 木材與生物質能的生產。
二是森林經營與育林:集體林或私有林實施集約化經營,以擴大其經濟規模;促進中小林主合作育林;強化林地更新、改善林分并擴大遺傳資源多樣性,提高造林質量;開發對生態影響較低的森林經營模式;建立樣地監測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影響;開發管理與決策工具;根據市場需求與社會期望改進造林方式。
三是無障礙取材與運輸技術:針對公共林或私有林起草制定運輸方案;鼓勵采用影響較低的創新運輸方式;優化物流方式;利用新技術創建木材分類平臺,通過儀器掃描樹木內部輪廓與缺陷,以了解其內部質量,確保大徑材價值最高。
四是森林采伐方式:升級機械化操作設備,減少對土壤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環境影響;試驗對森林環境影響較小且經濟上可行的運輸方式;針對采伐條件困難的立地開發新技術。
五是木材營銷:開發能讓市場了解木材質量與數量的工具;開展試點,在行業上下游間促成承包型木材采購;利用現代化工具提升木材在市場中的流通與透明度;鼓勵創建新的銷售模式;發揮地方優勢開發木材增值最短路徑。
六是加強森林資源的定性與定量核查、提高森林健康監測與風險管理意識:利用遙感等創新技術實施監測與管控。
在森林與木材戰略基金支持下,林業上游產業創新與投資項目在2016年度首次開展招標。項目招標流程為期半年,2016年12月向社會發布招標通知,次年2月中旬答疑會結束,3月中旬停止投標,4月中旬和5月中旬舉辦地方篩選和終期篩選。根據法國農業、食品與森林部2017年6月29日報道,在此輪招標過程中,共收到111個項目的競標標書,其中包括89個地方項目和22個國家項目。最終35個項目成功入選,包括6個國家項目和29個地方項目,地方項目覆蓋了全國11個省及兩個海外地區(瓜德羅普島及法屬圭亞那)。競標成功的項目可獲得5萬歐元-100萬歐元不等的支持資金,用于資助所需實物與非實物(包括技術路線設計費、培訓費、研究與實驗費等)投資和項目組織。
此次招標還配合了多方政策實施的部署,一是配合國家森林與木材計劃的實施,在考慮氣候變化、保護區域樹種多樣性的前提下,充分調動法國國內木材生產與再造林的積極性,提高流通配套服務,滿足林業產業發展需求。二是實現法國農業、食品與森林部指導委員會制定的《2025年林業產業研究與創新計劃》中的兩項重要目標,即運用系統方法提高林業產出以及改善森林環境為未來儲備森林資源。三是響應2015年和2016年的《林木活力倡議》,向上下游企業注資,帶動林產工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