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木材加工行情近幾年一直處于低迷狀態,雖然某些產品有亮點,但整個下游需求的疲軟,人民幣的升值,歐元貶值等都在影響中國木材加工行業發展。廣西作為我國的木材加工重要省份,其發展狀況如何呢?下面就從廣西的木材加工重要地區進行分析。
貴港市:貴港作為廣西木材加工最為重要城市,2015年貴港木材加工企業達3680家,膠合板企業332家,中纖板廠家2家,刨花板廠5家,旋切單板廠1766家。貴港市家具廠有254家。2014年全市木材加工產值達154.36億元,同比增長16.7%。而作為貴港木材加工重要城區的港南區,現有木材加工企業近800家,其中人造板加工企業171家,單板加工企業534家。2015年林業加工產值達到54.6億元,稅收1.22億元。2010至2012年,該區連續三年被授予“廣西林業產業發展十強縣”稱號。木材加工產業已成為當地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產品主要銷售歐美、韓國市場。
“雖然木材加工產業紅火,但林產品貿易服務業跟不上生產加工的步伐,林產品交易場所非常缺乏。”港南區林業產業行業協會會長、木材加工企業業主的楊文友深有感觸。沒有林產品交易場所,導致木材加工產品銷售渠道不暢,利潤不高,嚴重時產品積壓,是木材加工企業發展的“瓶頸”。
黃善堯坦言,由于沒有林產品交易平臺及倉儲物流等配套設施,各企業互相競價,嚴重影響和制約木材加工產業供、產、銷一體化發展。因此港南區由政府扶持、林業產業行業協會牽頭組織,籌建“貴港市林產品貿易中心”這一平臺,促使該區木材加工業轉型升級。
北海市:十二五期間 ,北海市木材加工產值達95.5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長約215%;人造板產量達566.47萬立方米,比“十一五”期間增長335.75%。芬蘭斯道拉恩索北海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于2013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投產。
河池市:河池市木材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南丹縣、金城區、東蘭縣、羅城縣等地區。十二五期間,河池市共實現木材加工造紙產值183.72億元,年均增量7.71億元;實現人造板產量423.62萬立方米,占總任務的103.3%。全市林業企業累計達883家,比“十一五”期間增加148家,規模以上企業55家;全市各類木材加工企業從535家增加到876家,木材產量由90萬立方米增加到160萬立方米,增加近8成。
2015年實現林產業總值達183億元。2014年羅城縣木材加工產值達4.2億元。加工企業達39家,加工產量達28萬立方米;統計顯示:東蘭縣加工總產值達2.1億元。加工企業達47家,從業人員達500多人,主要產品為:家具板材,拼板,齒接板等;截止2016年1月,南丹縣共有木材加工企業100家,加工能力大6萬立方米,產值為3.4億元,主要產品為細木工板、生態板等;金城區共有木材加工企業132戶,主要產品為拼板、細木工板、膠合板、木家具等。年加工能力為13萬立方米。
崇左市:“十二五”期間,崇左市林業總產值(行業統計)由“十一五”末的68.29億元增長到“十二五”末的223.20億元,增長226.84%。其中:木材加工產值81.9億元,完成木材生產525.3萬立方米,人造板產量增長到163.5萬立方米。全市木材加工企業由“十一五”末的495家增加到“十二五”末的611家,年木材加工產值由24億元增加到81.9億元。
2015年,圍繞市委、市政府打造百億元林產工業產值目標,推進廣西崇左·龍贊東盟國際林業循環經濟產業園、扶綏山圩林產循環科技產業園、寧明木材加工園、憑祥紅木加工服務園等五大林業工業園區建設,著力打造“林產加工貿易產業帶”,當年實現林產工業產值101.9億元。2015年全市木材加工廠602家,能生產能力為264萬立方米,主要有萍鄉紅木加工服務園區,寧明木材加工園區。目前主要產品有膠合板、家具版、地板、生態板等。
近幾年廣西桉樹木材加工迅猛發展,刨花板等產品遠銷韓國,歐美等地,家具板材主要銷售廣東地區,而由于頻臨東南亞紅木加工也得到快速發展。盡管木材加工行業目前困難重重,但預計廣西木材加工產量產值還會持續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