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份福建檢驗檢疫局共檢驗檢疫莆田口岸進口散裝原木9.6萬方、1105.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19倍、4.76倍,集裝箱原木5952.6立方米、485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8倍、2.37倍。
據悉,隨著業務量增加,莆田口岸動植物疫情風險也隨之提高。1-2月,莆田口岸共截獲林木有害生物28種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黑腹尼虎天牛和南部松齒小蠹等12種次,其中花曲柳窄吉丁為福建省口岸首次截獲。
為此,福建檢驗檢疫局嚴格落實三項措施保障國門生物安全:一是加強風險管理,針對原木來源國,積極收集疫情信息,制定應急方案。結合日常監管,加強對相關企業人員培訓、設備養護、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做到充分準備;二是在原木除害處理期間實行“5+2”,“白加黑”的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發現和排查現場存在的問題。加強熏蒸驗證頻率,保證木材熏蒸處理的有效性;三是加強外來有害生物監測,在碼頭、木材除害處理區、木材加工廠等地點設立有害生物的監測點,采用誘蟲燈監測和引誘劑檢測相結合的方式對外來有害生物進行監測,同時定期對周邊林地展開林間踏查,利用觀察各有害生物的蟲狀、排泄物、危害狀等方法,監測外來有害生物的傳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