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出臺,按照國家對林業的部署,內蒙古大興安嶺、吉林、長白山國有林區重要木材基地將于明日(2015年4月1日)開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這是繼去年4月1日黑龍江停伐以來對國有林區的最大舉措。至此,我國木材產量將減少近三分之一,進口木材的依賴程度加重。
林場停伐木材產量劇減
國家政策提出林業發展模式由木材生產為主轉變為生態修復和建設為主、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轉變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服務為主這一政策陸續在國內推行。
首先是黑龍江停止大面積的國有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其次,目前湘西全州7個國有林場已全面禁止商業采伐;至明日,內蒙古自治區102個國有林場、吉林、長白山林區將同時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
東北地區一直是我國木材的最大產地,木材年產量最高峰時達1260萬立方米,占全國的33.5%,為國家建設發展起到了重大支撐作用。停伐后將失去近三分之一的木材來源,木材產量劇減。
我國木材需求仍在增大
一方面木材產量在緊縮,木材資源供不應求;另一方面我國的木材消耗量仍在增加,每年全國木材消耗量近5億m?,根據國家林業局預算,到2020年可能要達到8億m?。日益增長的消耗量和減少的木材產量形成了矛盾,雖然我國的人工林采伐接近天然林,目前天然林的大面積停伐緊靠人工林來供應,這種矛盾在短時期內解決是不太可能的。
木材供應更加依賴進口
我國木材對外依賴度近50%,東北各大國有林場先后停伐將降低國產木材所占比例,木材缺口進一步擴大,供應將更加依賴進口。我國正在加大的消耗量和停伐所剩出來的剛需,勢必將木材進口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對于木材進口方而言,我們是客戶,“顧客是上帝”,現實卻是我們把握著消費市場,定價權掌握在國外供應商手中,被人扼住了咽喉。望國內商家團結一心,利用我們手中的優勢,不再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