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是中國桉樹種植第一大省區。有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桉樹造林面積比去年同期減少40多萬畝。廣西提出,今后將進一步調整樹種結構,從而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近10年來,廣西桉樹人工林發展快速,年均新增200萬畝左右,桉樹面積、生長量、蓄積量均居全國第一位,有“世界桉樹看巴西,中國桉樹看廣西”的說法。目前,廣西桉樹人工林面積達到3000多萬畝,占全國桉樹總面積的一半;桉樹活立木蓄積量9000多萬立方米,占森林總蓄積量的14%。
廣西自治區林業廳長陳秋華說,通過大力發展人工林特別是速生豐產用材林,廣西林產工業迅速發展壯大,這為緩解南方乃至全國木材供需矛盾、保障國家木材安全,推動我國林漿紙一體化作出了貢獻。但大面積發展人工林,也出現樹種單一、結構單薄等現象,導致森林生態功能不夠強、生物多樣性不夠豐富、抵抗病蟲害能力弱等問題。
2011年,廣西林業廳制定出臺《關于科學發展桉樹速生豐產用材林的意見》,為桉樹種植劃定“禁區”,要求速生桉重點在桂南地區和丘陵地區發展,控制在桂北和坡度25度以上的山地發展。主要布局在紅水河、西江以南地區,不在氣溫較低和高海拔的山區種植,嚴禁在公益林區特別是水源涵養林區等重要生態區域種植短輪伐期的桉樹工業原料林。
截至今年4月底,廣西已完成各種鄉土樹種、珍貴樹種、經濟林樹種造林面積140多萬畝,占同期完成造林面積的67%以上。桉樹造林面積比去年同期減少40多萬畝,同期人工造林面積比例從上年的40%降至今年的28%。陳秋華說,今后,將大力調整樹種結構,培育樹種豐富、結構優化的多功能森林。(吳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