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來在上海著名的蕰川路福人名貴木材市場的堆貨場看到大量非洲黑木到柜,非洲黑木別名黑檀木,國內部分家具制作商稱之為“紫光檀”,此系奇異名稱。根據《紅木》國家標準(GB/T 18107-2000)里面的分類,非洲黑木被劃歸黃檀屬黑酸枝木類,學名Dalbergia melanoxylon,乃實至名歸。這些非洲黑木是從非洲東南部莫桑比克共和國北部的兩個省份德爾加多角和楠普拉遠道而來的,至今我國的黑木供應仍主要來自這兩個地區,原因可能是那里是非洲黑木蓄積量最豐富的地區,而且易于出口原木。
這種黑檀木因為分布于非洲半干旱的薩瓦納草原,所以樹木較小,干形多扭曲,受到周期性和持續干旱的影響,樹木生長異常緩慢,據產地人員介紹,30厘米心材的形成需要至少250年。木材的密度非常高,通常都在1.20克/立方厘米以上,極硬。木材心材顏色從灰黑色帶細條紋至黑色變化,花紋猶如行云流水,打磨拋光后有似黑寶石之感覺,非洲當地人多將其制作工藝品木雕。
非洲黑木在剛采伐不久后,很快會因水分的變化而在原木端面出現顯著的開裂,然而久置之木板則具有很高的穩定性,耐水濕及日曬。由于黑木樹木小,缺陷多,自然影響了硬木家具廠對它的利用興趣。但是如今在許多其他紅木類木材價格飛漲,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非洲黑木逐漸被國人接受,所制成的家具很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