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國家林業局林產品國際貿易研究中心年會暨促進合法可持續的林產品貿易和投資國際研討會在上海召開。會議圍繞我國林產品合法可持續貿易的相關議題展開了廣泛研討。代表們認為,今年世界經濟將經歷穩定而廣泛的增長,但國內原料木材供需緊張的困局短期內很難緩解,因此今年中國林產品國際貿易將面臨復雜的國內外形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科信所所長、國家林業局林產品國際貿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陳紹志分析,隨著近日龍江森工集團和大興安嶺林業集團木材商業性采伐即將全面停止,2014年國內木材供需矛盾會進一步加大;發達國家或將更加頻繁地使用各種貿易工具對我國林產品貿易進行打壓,歐盟、美國、澳大利亞等發布的有關合法木材的貿易法規將持續對我國林產品貿易產生影響;我國林產品貿易市場將進一步受到來自越南、巴西、馬來西亞和印尼等發展中國家的競爭;2014年國內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也將波及我國林產品生產及貿易。
回顧2013年世界林產品貿易的基本情況和相關特點,陳紹志認為,全球林產品貿易格局正在進行深度調整,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歐盟發達國家正在高端產品領域繼續占據著制高點,歐洲和北美洲仍是林產品貿易的主體,但其份額占比逐漸縮小;二是亞洲特別是中國成為林產品貿易發展的重要區域,木材貿易額已經超過北美,位居世界第二位;三是中國已是全球第一大木材進口國、人造板出口國和林產品貿易國,而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尼等正在成為中國在林產品生產領域的主要競爭者;四是俄羅斯、南美、非洲、太平洋島國等傳統木材資源出口國正利用其森林資源優勢逐步減少原木進口,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本國的木材加工業;五是單純的資源型林產品貿易正在受到抑制,高附加值加工產品特別是精加工產品貿易迅速擴大,如人造板、紙及紙板等。
與會代表認為,我國林產品貿易發展在國際大市場環境中不斷同國際市場接軌,在這一進程中,我國木材加工企業對于林產品貿易進程中出現的困難,必須有充足的準備和積極的應對,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努力開拓多渠道出口和開拓國內市場,積極面對國內和國外經濟環境錯綜復雜的形勢。
促進合法可持續的林產品貿易和投資國際研討會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國家林業局林產品國際貿易研究中心、森林趨勢、歐洲森林研究所歐盟FLEGT基金、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全球環境研究所共同主辦。(作者: 遲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