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高檔家具的主要用材之一,2013年卻遭遇了罕見的滑鐵盧,市場行情長期處以低迷態勢。即使在“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銷量也難有提振。在與經銷商接觸時,經銷商明確表示,要論2013年最難做的木材,柚木便是其中之一。
2013年市場:
進入緩慢消化庫存模式
由于原材供應較為緊張,2012年柚木表現旺熱,成為市場暢銷產品。經銷商因此看好2013年柚木市場,許多原本不經營緬甸柚木的經銷商也紛紛進入,期望分上一杯羹。
而與此同時,緬甸社會動亂,對木材出口的監管力度減弱;2014年4月1日起,緬甸將全面禁止原木出口,原產地手中有貨的木材商急于拋售;歐洲經濟陷入低谷,家具市場萎縮,作為緬甸柚木進口大國的印度減少了進口量。諸多因素交雜在一起,致使緬甸柚木價格降至歷史最低點,從9500-12300元/立方米下降到7500-8500元/立方米,下降了約2000-4000元/立方米,降幅達40%以上,極大迎合了中國經銷商的采購需求。于是,2012年年底至2013年第一季度這短短幾個月內,巨量緬甸柚木迅速流入中國市場。僅從興業木材夾板市場來看,主營柚木的商戶數量翻了一倍不止,順帶經營的則為數更多。
但與經銷商美好愿望背道而馳,與2012年相反,2013年柚木市場行情陷入冰谷,即便在木材銷售的傳統旺季“金九銀十”,出貨量也持續萎靡,全年幾乎未有提振;市場步入緩慢消化庫存的模式之中,低位企穩。
出現這種情況,原因錯綜復雜。商戶簡單分析稱,一方面是因為大紅酸枝、緬甸花梨等紅木品種先后刮起旋風,挾制了高端木材市場,吸引了下游廠家的目光及資金流向;另一方面,因為2013年家具市場低位運行,增速逐年下滑,需求量進一步萎縮,尤其是高端家具出口受阻,內需不足;三方面,則是因為則是市場柚木庫存量過大,供遠遠大于需,競爭也愈發激烈。在這三個原因之中,商戶特別強調了庫存量大的問題。商戶稱,目前主要以消化庫存為主,以緩解資金周轉的壓力。
2014年走勢:
行情將平穩運行后向好
至于緬甸柚木的后市走勢,從目前市場表現來看,呈現出向好的態勢。而且,從市場分析來看,由于2014年緬甸地區限制原木出口,而且從2013年開始,緬甸柚木采伐量將逐年遞減;同時傳來消息,印度對緬甸柚木采購量回升;可以預估,受此影響,從2014年開始國內流通的柚木將隨著時間的流逝步步減少。
在2013年,一紙CITES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把名貴紅木市場攪得天翻地覆。先是交趾黃檀(俗稱大紅酸枝)價格直線上升。以小料和短料為例,年初價格在1.5萬/噸及4萬/噸,年底時已漲至4.3萬至8-10萬/噸,基本上漲幅度都超過200%;而長料和好料,動則報至27-50萬/噸不等。價格地瘋狂挑動了采購商的神經,一時之間交趾黃檀一木難求。由于價格漲勢過猛,以及貨源緊張,采購商把目光投向了價格較低的大果紫檀(俗稱緬甸花梨),但隨后市場表現是,大果紫檀在炒貨軍團的助推之下,價格從1.1萬元/噸迅速上升至3萬元/噸,好料更是報至5萬元/噸以上,漲幅再超200%。
不過,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場緬甸柚木庫存量仍然巨大,消耗掉需要較長一段時間,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緬甸柚木仍將平穩運行,但呈現出向好上行的市場行情。
商家表示,目前不少家具廠家都反映2014年緬甸柚木家具國外訂單不斷增多,甚至有廠家表示由于訂單較多且工期較緊都不敢再接訂單,由此看見緬甸柚木在2014年或將迎來難得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