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政府網2月17日訊當前,木材的國際貿易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和敏感問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第十六屆締約國大會(2013年3月,泰國曼谷)通過了把交趾黃檀、微凹黃檀等物種列入《公約》附錄進行管制的修訂案,并于2013年6月12日生效。國家瀕管辦對此專門發出公告和通知,進一步加強瀕危木材物種進口管理。廣西與越南相鄰,歷來是東南亞紅木進口的重要省份,相關規定實施后,廣西紅木進口數量激增,部分企業為了申報方便及規避繳納相關費用,有意偽瞞報品名及多物種木材混裝,導致紅木進口查驗和監管難度加大,同期廣西及部分省份相繼查發數起紅木進口偽瞞報品名的走私案件。
為切實履行CITES公約,強化紅木進口管理,2013年年底,廣州專員辦(瀕管辦)會同南寧海關、廣西自治區林業廳、廣西木材檢驗機構、廣西紅木家具協會、憑祥市紅木文化商會在南寧召開了廣西紅木進口監管工作協調會,會議對擬采取的管理措施達成共識,并以會議紀要的形式印發實施。會議議定,根據南寧海關關區的實際情況,試行紅木指定進出口口岸,確定憑祥(友誼關)、東興和防城為廣西紅木進出口指定口岸;為保證鑒定和查驗的準確性和精確性,實行進出口木材分類裝運,即同一集裝箱或車輛應裝載同一樹種,確有必要裝載不同樹種的,應當實施物理隔離,并對不同樹種作出明確標識。廣州專員辦(瀕管辦)將按會議紀要要求辦理相關紅木進出口手續,并在協助南寧海關推動指定口岸完善查驗設施設備,強化查驗技能培訓,提高查驗效率,做好企業宣傳、引導和服務工作,維護規范企業合法進出口貿易行為等方面繼續做好工作,以創造良好的履約環境。(張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