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一則看似簡單的公約成為了今年紅木市場的分水嶺。交趾黃檀“俗稱大紅酸枝”迅速成為這場紅木盛宴的主角,價格漲幅從30%一直飆升至200%乃至創下紅木市場的新高,這種無序的“瘋狂”至今還在上演著。
造成大紅酸枝持續火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交趾黃檀被正式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又稱CITES公約)附錄II。產材國紛紛告示嚴禁執行公約規定,不再允許出口原生大紅酸枝,而國內海關也加大監管力度查處木材非法走私活動,這就迅速切斷了大紅酸枝的供應。受此消息刺激影響,相互倒賣及炒作大紅酸枝的行為迅速蔓延,在媒體的大量渲染下,大量熱錢不斷涌入,因而造就了大紅酸枝一年的“瘋狂”。我們以市場交易最普遍的小料及短料價格來比較,年初市場低迷下價格在1.5萬/噸及4萬/噸,上漲到目前4.3萬至8-10萬/噸,基本上漲幅度都超過200%,而其他長料和好料,動則27-50萬/噸不等。
行內人士表示,其實目前國內大紅酸枝的庫存量還是相當大的,與檀香紫檀(俗稱小葉紫檀)、降香黃檀(俗稱海南黃花梨)完全不是同一情況。目前市場處在一種無序的炒作行為,原材一直在不同商家及不同市場之間流通,而沒有進入生產階段,更為可怕的是不少家具廠家也積極地參與到倒賣木材的行列當中。家具廠家生產家具,投資大、時間長,一年的利潤還不如倒賣幾批木材。正是這種心態的轉變,使得眾多原來用來作為庫存的家具廠家成為了銷售大戶。同時,由于家具升幅難以追上原材的步伐,規模較小的紅木家具廠家也根本不敢接單生產,也紛紛加入到炒貨的行列,這就使得炒作之風越演越烈。
截止目前,產材國依然禁止大紅酸枝出口,而國內海關也延續嚴格監管政策,這使得暫時依然沒有大紅酸枝新貨進入國內市場。因此可以推斷,大紅酸枝的這種“瘋狂”勢頭還將會延續較長一段時間。但行內人士都紛紛表示,目前大紅酸枝的價格已經創下了歷史高位,提醒準備接貨的商家要謹慎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