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8萬元囤一噸交趾黃檀(俗稱大紅酸枝)原木,只需半年,收益至少是20萬元。它的跳漲速度,令黃金、白銀、翡翠,甚至任何一種收藏投資品都自愧不如。隨著價格的繼續波動,武漢藏家不得不提前一年,到外地簽明年的訂單。作為紅木選材的第二梯隊,交趾黃檀的升值潛力仍舊巨大。
買家提前一年簽訂單
剛從北京訂購一批明式紅木家具返漢的資深紅木家具藏家施峻,又再次計劃著北京之行。雖然經過兩年的搜羅,已將家里的家具都換了一遍,但仍有幾把心儀的明式紅木官帽椅令他割舍不下。
價格幾乎一周一個變化,是施峻這一年來收藏明式紅木家具的最大感觸。由于定制作坊訂單供不應求,年底就要定明年的生產計劃,加之原材料需用烘干、修理、老化等過程,買家不得不提前一年簽單。這樣的作坊產量規模并不大,但用料考究、工藝傳統、工期長,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蘇一帶。
兩大政策觸動價格跳漲
在紅木的國標中,紅酸枝類包括7種黃檀屬的木材,最高檔的當屬交趾黃檀,不僅類似黃花梨的迷人花紋,氧化后也具有紫檀穩重大氣的色澤。
今年交趾黃檀價格卻創下歷史最高,已經翻了數倍。家具料去年12月是8萬元/噸,今年7月,原木為20萬元—30萬元/噸,這與去年8月實施的紅木新國標與今年6月7種紅木被列入國際公約有直接關系。
交趾黃檀身價的跳漲,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伍炳亮早在今年三月便有所“預言”,“進口難度增加了,必然會導致材料進口量減少”。
資深古玩專家吳興平分析認為,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紫檀一直被公認為高檔紅木家具的首選材料,原材分別達到2000萬元/噸和700萬元/噸。而交趾黃檀的相關參數與之相比,差別并不是太大,又有長久的歷史傳承,特別是清代中期,紫檀逐漸稀少,替代品交趾黃檀被廣泛推崇。
吳興平表示,相比動輒百萬元、數千萬元一噸的海黃、越黃,交趾黃檀目前的價格顯然要低得多,“成為第二個海黃、越黃不是沒有可能?!?/P>
有藝術價值的紅木家具才能增值
與高仿的小眾相比,量產的紅木家具很難因原材的價格波動而翻番。業內人士認為,應選擇形藝材韻俱佳的家具,否則原木投資遠比投資普通家具有前景。
“一款家具材料成本或僅占售價的30%—40%,藝術價值才是其增值的所在。”施峻認為,與其他投資收藏門類相似,大路貨、土豪款往往投資價值有限。而原材則不同,它不受家具因設計、制作工藝的缺失的影響,但投資需要雄厚資金,板材則是不錯的選擇。
它是大件家具制作中不可或缺的,目前一張規格長超過180厘米,寬達到40厘米,7—10厘米厚的交趾黃檀芯材價格在20—30萬元,投資起來要相對安全。
業內人士提醒,投資紅木家具絕非投資房產、商鋪那樣簡單,掌握相當的知識及了解紅木文化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