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年木材市場行情概述
2008年以前是木材行業的春天,市場處于蓬勃發展的態勢之中,但2009年金融風暴席卷全球,木材行業發展步入下行通道,至2012年歐州信貸危機爆發,終跌至最低谷。2013年市場表現雖同比2012年有輕微復蘇,但總體走勢仍顯低位。
1,2008-2013年具體行情:
2008年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對木材行業造成一定負面影響,直至2009年上半年。2009年下半年,由于國家當年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國內需求拉大,對我國木材行業起到了積極提振作用,在之后幾年直至2011年,木材行業迅速回歸。其中,尤以東北材表現最為火熱,在量價方面都占據了市場高地。
2012年是木材行業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由于國內房市調控,導致內需不振,以及歐債危機,導致出口受阻,興業木材市場全年出木材貨量最少下降約40%。在興業木材市場調查了解到,2012年木枋市場持續低迷:非洲材上半年萎靡,下半年略有提振;西南材也略有增長,但好景不長;歐美材平穩前行,紅橡、SPF相對走俏;東北材喪失市場,長期低位運行。木皮市場也相當沉寂,整年行情幾乎沒有亮點,呈下滑趨勢。包括以批量走貨為主的國產木皮,都是小批量成交。據稱,科技木皮下半年表現較實木木皮要好,而竹皮竹板一直處于穩步上升之中。人造板也未能幸免于大環境的沖擊。雖然人造板在2012年年初表現尚有可圈可點之處,市場氣氛較為活躍,但隨著市場的惡化,不管在成交還是價格上都陷入了困境,同時,商戶資金周轉問題顯得十分嚴重。
2013年一季度,木材市場同比2012年成交量有所放大,市場呈現出小幅回暖跡象。3月份開展的厚街名家具展也給市場帶來了一些新客戶,但效果不明顯。以非洲材為領頭羊的木枋市場表現強勢,但是,緬甸材和非洲材原材緊張,新材入市比往年晚;東北材成交尤為困難,市場庫存巨大,商戶信心不足。木皮和人造板市場1-3月成交環比2012年年底稍有放大,但4月清明節放假,以及長期的雨水天氣對成交帶來較大負面影響,成交量有所下滑。另,據觀察和了解,2013年市場經營櫸木、緬甸柚木、花梨木枋材商戶增多。
2,2012-2013年行情表現:
(1)市場長期萎靡,成交量大幅縮水,庫存持續拉大。
(2)成交基本來自老客戶,在市場經營時間越長的商戶占據的優勢更大。
(3)市場需求容量稍有縮小,不過2013年有所增多,但客戶拖款問題嚴重,不少商戶反映因此不敢出貨。
(4)價格變化頻繁但幅度小,其中木枋價格調整一般在200元/m³以內,木皮價格長期穩定,人造板價格調整鮮有超過10元/張。
(5)原材價格持續上升,且供應不及時。另外,東北材、西南材由于長期砍伐,原材質量下滑。
///
3,商戶反映的經營問題:
(1)原材緊張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原材價格不斷攀升,二是原材供應日趨緊張。
價格方面,近幾年原材價格一直處于上升之中。2012年加拿大材價格更是暴漲了47%,是至1993練以來增長最高的一年。如北美材SPF之類的軟木,價格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上升,基本上每月都會上漲約10美金/千尺板,但由于國內市場的長期低位運行,國內市場價格難以提升。
原材供應方面,從2012-2013年來看,西南材和非洲材、歐洲櫸木刨切材等先后出現供應匱乏的問題;而由于美國房市的復蘇,北美材將主要供應給美國,運輸至中國的北美材將更少。
(2)庫存拉大
由于市場低迷,成交不振,市場木材庫存迅速拉大,在2012年表現尤為嚴重。2013年,市場行情稍有好轉,對消耗庫存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不過大部分品種庫存依然巨大。其中,東北材表現最為明顯。
2012年非洲材上半年出貨銳減,庫存拉大,但經過下半年的消耗,至今庫存已幾消耗殆盡。2013年5月或將有大量新材入市。
(3)利潤薄弱
目前木材行業利潤能達到10%已經相當不錯,木材高利潤的時代一去不返。商戶反映說,在低利潤的同時,各種成本不斷上升,利潤被進一步削弱。商戶稱,如果車在路上壞了,那一車的板材所掙的利潤或不夠修車、過路費用。
商戶估算,每月需要出貨30萬左右才能維持基本周轉。據了解,興業木材市場稍有規模的商戶每月完成30萬的銷售額并不困難,但對于個體經營以及新商戶來講,則略顯困難。
在目前市場形勢下,據商戶預測,能夠盈利的商戶約占10%,大部分商戶基本維持平衡。
(4)價格競爭
隨著進入木材市場的經營者越來越多,市場競爭也越來越大,而木材作為同質化產品,競爭以價格戰為主。這點木皮商戶反映最多。不過商戶也稱,這僅僅是少部分資金實在周轉不開的商戶方才為之。
(5)拖款嚴重
這點人造板商戶言及最多。目前市場存在很嚴重的客戶延期付款問題,給商戶經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一方面直接導致商戶資金周轉困難,另一方面則致使商戶有生意不敢做。目前市場成交以老客戶為主,新客戶少之又少,而老客戶必定會拖款。對此,商戶表示沒有選擇,稱“如果不做拖款生意,那就無生意可做”。
(6)調整經營
由于非洲材的突然興盛,不好商戶轉而經營非洲材,其中以東北材商戶居多。目前,東北材商戶或多或少都會經營一部分非洲材。
另外,市場經營櫸木的商戶明顯增多。據觀察,2012年經營櫸木的商戶約6家,如今多達約20家,其中專營櫸木的商戶增多約5家。
///
二,造成木材市場低迷原因分析
對于造成現今市場狀況的原因,從商戶處聽到提及最多的莫過于房市調控。商戶稱,由于近年國家對房地產大力調控,造成下游房市低迷,直接影響到家具行業的發展,進而影響到木材行業的發展。
1,原木進口國對木材出口進行限制
中國是世界上的木材進口大國,對進口木材的依存度約為30%。中國原木和鋸材的產量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長,中國木材的對外依存度將逐漸降低。中國每年約從國外進口4000萬m3木材,其中75%左右是原木。
但與此同時,我國主要木材進口國和地區為了保護森林,或提高本地區就業,又紛紛出臺了一系列的限制政策。如俄羅斯提高原木出口關稅,白俄羅斯近期更將完全停止出口未加工木材;非洲地區也對木材出口量進行限制,不少國家也不允許原木出口……
據統計,近十年(2003-2012)以來,我國木材進出口量逐年增長。從2003年的3105.36萬m³,到2007年達到4369.04萬m³,五年連續增長。2008年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雖然2012年與上年同比有小幅度下降,但也達到了5846.69萬m³。不過,從下表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出,原木進口量逐年遞減;與之相反,鋸材進口量則逐年遞增。
2003年至2012年全國進口木材統計表(單位:萬m³)
年度 |
進口木材總量 |
其中 | |
原木 |
鋸材 | ||
2003 |
3105.36 |
2545.55 |
559.81 |
2004 |
3236.02 |
2630.85 |
605.17 |
2005 |
3542.22 |
2936.80 |
605.42 |
2006 |
3830.60 |
3215.29 |
615.31 |
2007 |
4369.04 |
3713.26 |
655.78 |
2008 |
3662.15 |
2956.96 |
705.19 |
2009 |
3792.29 |
2805.93 |
1293.33 |
2010 |
4455.39 |
3434.75 |
1471.11 |
2011 |
6384.4 |
4232.58 |
2151.82 |
2012 |
5846.69 |
3790.13 |
2056.56 |
這些政策直接導致產地木材價格上升,而同時國內原木貨源也逐漸緊張,直接推高了木材價格。
2,家具生產面臨嚴峻危機
家具企業是木材采購的主力軍,其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到木材行業的榮衰。對家具行業影響最深遠的莫過于房地產行業。雖然各大數據統計,近幾年我國房市銷量持續增長,但成交多在二三線小城市,而一線城市才是家具消費的主力。家具行業發展受此影響,未有長足發展。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上半年,我國木材、人造板產量同比增長為20%、35.2%,而木質家具產量同比增長僅為8.3%,供與需出現大幅落差。
同時對外出口也面臨嚴峻危機。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家具出口為負增長,2009年出口形勢轉好。2010年家具出超過300億美元,增幅將近30%。但2011年開始,我國家具出口額雖然依然保持增勢,但增幅明顯下降,只有約18%。
2004-2011年我國家具出口額及增幅數據
年份 |
出口額(億美元) |
增幅 |
2004 |
103.53 |
39.3% |
2005 |
137.6 |
32.95% |
2006 |
174.64 |
26.87% |
2007 |
226.2 |
29.5% |
2008 |
275.84 |
21.94% |
2009 |
253.3 |
-8.17% |
2010 |
329.8 |
29.89% |
2011 |
388 |
17.64% |
2012(東莞) |
29.5 |
19% |
我國木制家具出口雖然幾乎保持每年20%的增長速度,成為世界第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然而,光鮮的增長數據背后暗流涌動,危機四伏。 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美國市場復蘇緩慢,消費者購買意愿和購買力下降;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外客戶逐步把訂單轉移到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加劇了出口下降趨勢。
另外,歐美對我國家具出口進行“雙反”,并且出臺一系列的政策限制進口,如2008年美國出臺《雷斯修正案》,打擊非法木材采伐;歐盟2013年正式施行《歐盟木材條例(EUTR)》,要求歐洲從業者必須確保其所使用的木材來源合法。這些紛繁復雜的貿易壁壘將“中國制造”“團團圍住”,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我國家具的出口。
3,高成本、低利潤、客戶拖款致使資金周轉困難
目前木材加工各項成本均在不斷增加,除原材之外,運輸、人工費用都在大幅地上升。
從人造板經銷商處了解到,2012年人造板原材料價格“漲”聲不斷,如尿素則從年初的2100元/噸上漲到年底的2450元/噸;原材價格亦處在穩步上升之中,至2013年仍未見有下滑。另一方面,人工、運輸成本也迅速上升。某自身擁有生產廠的經銷商稱,在江蘇徐州膠合板廠,普通工人工資要3000元以上,還要管吃管住,較之2011年大幅上升。汽油提價也給以公路運輸為主的木材行業帶來一定的成本負擔。
如此種種直接導致利潤被大大削薄,再加上下游由于宏觀經濟的弱勢運行,市場對相關產品需求不振,使木材成交萎靡,價格也難以提升,行業陷入低迷。
而在利潤被層層削薄的同時,回款難問題又使木材經銷商“前有餓狼攔道,后有猛虎疾追”的尷尬境地。2012年家具產業陷入了寒冬期,存在嚴重的資金鏈問題,因此家具廠商采購木材時更多的是選擇月結支付方式,但在與商戶聊天時了解到,雖然家具廠說月結,但往往過了半年仍然沒有拿到錢,有些甚至拖了好幾年。受此影響,部分商戶不敢輕易出貨。
///
三,未來木材市場發展展望
進入2013年之后,全球經濟環境依然充滿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我國經濟仍處于弱周期低增速運行狀態,十八大之后政策面逐漸釋放暖意,國家將繼續實施以穩增速、調結構、提高效率為主的宏觀調控政策。
以此作為大背景,結合目前木材市場展現出來的走勢,以及在市場調查中從木材經銷商處所了解到的信息,對木材市場作如下展望:
1,木材需求會有所擴大
據國外資訊報道,國際木材需求在經歷了經濟低迷之后開始上漲。由相關數據統計表可以看出,歐洲,俄羅斯和北美木材制品消耗量近年增長了5.6%,同時,木材采購價格也上漲了6.6個%。增長其中一個最大的因素是因為小型別墅的增多。上一個月,森林研究協會代表人表示,木材燃料工廠的初步浮現,未來會引領木材需求大于供應。據統計,到2015年,我國木材缺口將達1.5億m³。
從國內2013年宏觀經濟形政策來講,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速和物價漲幅目標分別設定為7.5%左右和3.5%左右;投資增長目標為18%,比去年預設目標提高2%;消費增長目標14.5%,比去年目標提高0.5%;進出口總額增長目標8%左右,雖低于去年目標,但高于去年實際增速。總的來看,投資、消費、外貿“三駕馬車”均有望保持與去年相當或略高的增長態勢。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木材需求將會有所擴大,起碼會維持在2012年水平之上。
2,原木和鋸材價格將 “一漲一穩”
木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稀缺資源。近年來,我國木材需求越來越強勁,木材進口量逐年增加。但,一方面,由于世界木材資源在持續減少,二方面,由于各國政府,包括中國政府,對木材采伐進行限制,并不同程度上限制原木出口,都將致使原木價格將持續增長。
2012年,中國提出了“維穩”的發展思路,今后幾年我國經濟發展將保持在平穩增長的范圍之內。木材行業也難脫離大背景而存在。但由于木材經銷商越來越多,競爭將更加劇烈,加之木材市場將長期低位運行,木材價格將難以有大的提升,而同時由于經營成本上升,經銷商輕易不會降價銷售,因此可以預見,未來鋸材價格更多地將表現為輕微震蕩漲跌,總體維持穩定。
3,產業勢必集群化發展
在目前形勢下,企業“抱團取暖”成為寒冬突圍的重要有效手段。木材經銷商也越來越重視大型專業市場的作用。以興業木材夾板市場為例,雖然整體市場低迷,但仍時常有人前來尋租。這正是因為看中大型木材專業市場在產業集群以及配套化方面的巨大作用。
產業集群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種模式,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世界上引人矚目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正如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副會長錢小瑜所說,“企業聯合的形式是未來產業的發展潮流,它將取代企業之間一對一的競爭。”
可見,未來木材市場的競爭將主要圍繞在幾個大的專業市場之間。
4,將出現更多經營“新”材料的商戶
在調查市場時發現,在低迷的市場行情中,作為“新”材料的竹材、科技木都保持著不錯的銷售成績。在與科技木皮商戶聊天時了解到,雖然科技木皮出貨量并不樂觀,但不可否認科技木皮市場份額在不斷擴大。
在興業木材市場中也出現了經營定向刨花板(OSB)的商戶,據稱,定向刨花板(OSB)由于是“新”事物,價格也相對較高,家具廠采購意向不濃,但對其卻頗感興趣,咨詢者甚眾。
隨著市場對這類產品的認可度越來越高,未來經營幾年這類材料的商戶或將增多。而新材料對市場的巨大向心力,未來有實力的企業在研究新材料方面也將作更大投入。
5,部分地區木材走勢預測
(1)東北材和西南材所占比重或減小
因長時間的砍伐,東北材原木的直徑已經越來越小,導致開鋸出來的板材板面窄、結疤多,再加上歐美材和俄羅斯木材、新西蘭木材的沖擊,東北材的市場優勢已經不復存在,缺乏市場競爭力,形勢低迷不堪。西南地區(包括東南亞地區)一樣面臨著和東北一樣的狀況,而且由于雨季,以及政局不穩的影響,新材入市存在諸多阻撓因素,市場所占份額正逐步縮小。
同時,比之行情要好的非洲材等進口木材的對其經銷商也產生了一定的吸引力,目前已有部分商戶轉而經營非洲材等進口木材。據了解,目前由于市場庫存較大,商戶轉型存在較大困難,但一旦庫存消耗得差不多,或許將有部分商戶不再經營該區域木材。東北材和西南材在市場所占比重或將有所減小。
(2)北美材供應或將暫時減少,價格或上漲
數據顯示,2012年美國木結構房屋開工率為95萬套,預計2013年可能達到110萬套。北美鋸材受此影響,將大量供應到距離近且價格高的美國,進入中國的鋸材將減少。
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中國木材進口量同比2011年下降了約10.45%;相反,加拿大和美國的木材出口商卻在中國贏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并且對中國的木材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23%和2%,特別是北美的針葉樹鋸材在第一季度占到了中國針葉鋸材進口總量的55%。
可見北美材在中國木材市場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一旦供應出現問題,將對國內木材市場造成較大沖擊。目前來講,由于國內有較大量的北美材庫存存在,市場仍能平穩前行,價格也基本保持穩定,但一旦北美材供應長期減少,勢必會造成北美材供應緊缺的局面,北美材價格也或將調整上升,不過幅度應該不會太大。據稱,也許美國房市回歸平靜之后,進入中國的北美材將再次擴大。
(責任編輯:黃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