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隨州曾都經濟開發區金龍灣膠合板廠的粗加工車間
長江商報消息 發展20年后,本土小型木材加工企業徹底退出市場,10億元產業消失。
1月25日,隨州38家小型木材加工企業被一紙公告宣判“死刑”。按當地林業部門計劃,5月底,這38家企業全部關停。
38家木材加工企業稱,多年來,林業部門都是主動登門辦理年檢手續,而今年,距年檢時間已過近4個月,林業部門仍拒絕辦理,他們成了非法經營企業。
隨州市林業局局長肖詩兵介紹,這些企業都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故不予年檢,“關停是依據省林業廳的規定:每年生產經營額低于3萬立方米的企業必須關停?!?/P>
很多小老板稱,管理部門平時缺乏監管,現在卻突然“算總賬”。
38家企業全部關停,意味著隨州本土的小型木材加工企業在發展20年后,徹底退出當地市場。
中鹽銀港湖北人造板公司將成為隨州唯一一家生產人造板的木材加工企業。這是一家引資而來的央企。本報記者 沈右榮 實習生 金瑜
龍頭企業也在關停之列企業申請年檢被拒
18日上午10時,位于隨州首義村的隨州曾都經濟開發區金龍灣膠合板廠內,在陣陣機器轟鳴聲中,48歲的夏家菊站在卷皮機前,將一張張切割好的皮子整齊地碼好,不到半小時,身邊碼的皮子齊腰高了。
夏家菊4年前來到家門口這家膠合板廠當工人,一天工作8至10小時,月薪2000元左右。丈夫在附近一家米廠打工,夫婦倆省吃儉用,供養兩個在武漢上學的兒子。
“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里,挺好!”夏家菊指望再干幾年,直到兒子大學畢業。
今年1月25日,隨州市木材經營加工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隨州日報上發布《公告》:該市38家小型木材經營加工企業將在5月底全部關停。
據介紹,隨州有111家小型木材經營加工企業,71家為無證的非法企業,兩家合法企業已經轉產,剩下的38家企業面臨關停,其中,連續三次被省林業廳評為“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隨州靈龍木業有限公司也在關停之列。
38家企業中,經營時間短的也有10年,長的超過20年。這些企業吸納的產業工人數千人,最小的企業有工人30多人,上一定規模的則有幾百名工人。
隨州市木材經營加工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稱,38家企業年產值約10億元。
“十多年了,以往每年都是林業部門人員主動登門為我們辦理年檢手續,現在,我們主動找他們申請年檢,卻一直不給辦理?!倍嗝洜I戶稱近4個月前就已提出申請,但林業部門至今未給出明確的不予年檢的理由。
據湖北匡濟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陳威介紹,按法律規定,林業部門不予辦理年檢的,應在一定時間內明確告知原因,并以文書形式通知。
林業部門稱“正在搜集違法證據”
對于不予年檢,隨州市木材經營加工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市林業局局長肖詩兵稱,這些企業或多或少都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有的還存在犯罪行為。具體表現為超范圍超數量經營,非法收購經營,與部分不法分子勾結收購贓物,夜間運輸逃避監管。按照相關規定,企業有3次以上違法行為或者一次重大違法行為,將不予年檢。
肖詩兵稱,這些本土的小企業很不規范,用工未簽勞動合同,生產水平低下,安全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隱患,還偷逃稅費。不僅如此,他們將樹木簡單加工成卷皮遠銷廣東,浪費了資源。
肖詩兵說,目前,林業部門正在搜集固定這些企業違法犯罪的證據,“到時候,我們會對外公布的?!?/P>
對此,隨州曾都區幾名小老板表示,他們生產的產品幾乎全部供應了當地建筑企業,并非外銷廣東。管理部門平時缺乏監管,如今突然“算總賬”,實在難以接受。
年生產經營額低于3萬立方米的企業必須關停?
距離夏家菊所在的金龍灣膠合板廠一公里外,中鹽銀港湖北人造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鹽銀港”)異常醒目。這是隨州市2008年招商引資的央企。
據肖詩兵介紹,中鹽銀港無論是生產技術、產品質量、企業管理、用工等方面都很規范,更主要的是,該企業去年已向當地繳納稅收2000萬元,今年有望達到3000萬元,而本土的這些小企業繳納的稅收加起來也只有幾百萬元。
去年9月5日,隨州市政府辦公室下發清理整頓木材經營加工工作通知,稱隨州木材經營加工企業過多過濫,森林資源過度消耗,必須依法對木材經營加工企業進行清理整頓,包括壓縮木材經營加工企業數量,打擊非法加工廠和超范圍超限額經營加工行為,加強對人造板及相關企業原材料監管等。
據介紹,隨州是林業大市,森林面積和覆蓋率在全國都居顯著地位。肖詩兵說,但近年消耗大于增長,除了蘑菇種植外,最主要的是木材經營加工,其中,中鹽銀港每年消耗30萬立方米,本土小型木材經營加工企業每年消耗50萬立方米。
對此,多家本土小企業稱,他們的原材料來源除了本土外,還從河南、湖南等外省購進。
肖詩兵說,按照省林業廳的有關規定,每年生產經營額低于3萬立方米的企業必須關停,38家企業中,限額最大的也只有8000立方米,所以全都要關停。
為此,記者查詢《湖北省木材加工經營許可管理暫行辦法》(鄂林辦資[2007]34號),僅發現這條“全省原則上不再批準設立3萬立方米以下的木材加工單位”。省林業廳宣布的幾次行業整頓中,也未見有此“限額關停”一說。
讓人擔憂的是,一旦關停了38家本土企業,數千工人往何處去,投資少則百余萬、多則千余萬的損失誰來承擔?肖詩兵稱,企業投資存在折舊,這么多年了,折舊已經完了。
而關于工人的安置問題,肖詩兵沒有給予答復。
■鏈接
《湖北省木材加工經營許可管理暫行辦法》相關條文
凡是已建有5萬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木材加工企業的縣市,一律不得批準建立新的木材加工企業;已經批準建立的,除適當保留部分小型木材加工企業外,其他企業審驗時一律不再核發木材加工許可證。
除吉象、東森、寶源、晨鳴、巨寧等重點林工企業(具體名單另行公布)所在縣市外,凡是木材加工企業的生產能力超過了本地區年森林采伐限額的,必須將其生產能力壓縮到年森林采伐限額之內,更不得批準建立新的木材加工企業。個別縣市情況特殊的,經市州綜合平衡并報省局批準,可以在該市州森林采伐限額總量以內,適當保留其超過部分的加工生產能力。
全省原則上不再批準設立3萬立方米以下的木材加工單位。特殊情況需要設立的,須報經省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當地林業主管部門才能正式辦理審核審批手續。
聲音
副市長:不搞一刀切
隨州市政府副市長馮茂東是此次木材經營加工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對于林業部門為何拒絕給38家木材經營加工企業年檢,馮茂東未作正面回答。他稱,關停38家木材加工廠并非要搞一刀切,主要是清理整頓,那些規模大一點的、生產經營條件好一點的企業會保留,無證經營的會進行清理。
“可以申請行政復議,錯了的政府改正,沒錯誤的政府將推進。”馮茂東明確表示,政府不會搞“一刀切”,一定會堅持依法行政。
(責任編輯: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