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流通司、中國建材流通協會共同發布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指數)給我們提供了參考:由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研究并發布的BHI指數,去年10月份、11月份連續兩個月各項指標都處于同比下降的趨勢。10月份的銷售旺季,建材家居市場景氣度也并未出現與往年一樣的大幅攀升。
流通領域反映著整個地板行業運行情況。2012年10月30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在北京舉辦的2012年前3季度建材行業經濟運行形勢分析會上的相關結論也證明了這一點:從流通領域到生產環節,包括地板在內的建材全行業都在經歷一場轉型、升級的艱難蛻變。
在這次會議上,行業專家指出,從建材行業各專業協會近期的調研情況看,供需矛盾突出、產能過剩等問題是地板行業存在的共性問題。
另外,產業集中度低、規模結構偏小、產業及區域結構不合理等因素仍然“困擾”著地板等建材行業。據統計,2011年,2萬多家建材規模以上企業資產規模平均1.1億元,平均銷售額1.5億元,而近18萬家建材規模以下企業資產規模平均約320萬元,平均銷售額不足400萬元。
中國建材聯合會分析指出,2003年至2011年,是建材工業生產增長速度最快、產業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發展階段。這一發展時期,建材規模以上企業產值比重超過規模以下企業,主要行業產業集中度大幅上升。但縱觀建材工業發展現狀,也應清醒認識到,以數量擴張型為特征的傳統式產業發展模式并沒有根本改變,行業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并沒有根本解決。會議分析認為,去年以來地板等建材工業經濟運行的突出問題是效益下滑,運行質量不高。1至8月份規模以上建材工業產品毛利率14.6%,比去年同期下降1.7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5.9%,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
業界人士表示,經濟效益下滑,表明傳統發展方式的不可持續性。建材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已經進入攻堅階段,以“三新”(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將是新時期建材工業健康發展的主要任務。
在會上,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司長楊寬寬分析包括建材行業在內的全國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后表示,工業經濟總量達到一定程度后,速度必須放慢,把粗放型的外延擴大再生產,變成提高質量,不但要追求數量,更要追求高質量、高水平、高標準。
(中國木材網·新聞信息中心)